朱慈烺摇头:“那是京营之田,属于京营全体将士,儿臣怎敢私自做主分给他人?”
崇祯好奇了:“那你要如何兑现你的承诺?”
“儿臣……想把东宫的庄田拿出来,全部分给辽东百姓。”朱慈烺肃容回答。
崇祯脸色微微一变。
大明朝的皇帝,从成祖文皇帝开始就拥有自己的庄田,也就是皇庄,最初是国家官田的牧马草厂地﹐或者是夺还勋戚的庄田。最开始时,只是意思意思,数量并不多,但到了武宗皇帝时,皇庄数量急剧膨胀,明武宗即位一月之间﹐就增皇庄七处﹐后又增至三十多处。
皇庄的分布﹐也主要集中在北直隶的顺天等八府。尤以顺天﹑保定﹑河间三府为最多。
皇庄收入是内廷收入的一部分,各处皇庄都由管庄太监直接掌管。
后因各处管庄太监太过跋扈,还有太监妄指民田献为皇庄﹐致农民冤声撼野,嘉靖朝时﹐首辅夏言查勘皇庄﹐将一部分皇庄改称官地﹐同时撤回管庄太监,由户部派州县官取代﹐即“有司代管”。
但实际上由太监征收皇庄子粒或皇庄子粒银的办法﹐一直维持至明末。
某种意义上讲,皇帝的皇庄跟各地王爷“自留地”差不多,都是自己使用,不用向户部缴纳田赋的所在,唯一不同的是,皇帝的皇庄要供给宫内的开销,还有京营和上直二十六卫的粮饷。
除了皇帝的庄田,还有皇太后及皇太子的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