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澳洲风云1876> 第739章送上门的麻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9章送上门的麻烦(3 / 4)

说实话

受侵害的泗水城华裔移民被称之为新客,是早已定居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华人后裔,严格的来说应该属于当地公民,不属于驻外领事馆保护范围内的人群。

但是别忘了,在第一次东印度群岛战争过后,获得胜利的大洋王国前身~昆士兰伯爵领与对方签订了停战合约,加入了蛮横的一条,合约中规定;

昆士兰伯爵作为西太平洋地区“华人移民利益保护者”,有权对侵害华人移民利益的不法行为保持关注,督促当地政府改善华人经商置业环境,给予平等待遇,不排除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可能。

按照后世国际法理,这属于不合法的“长臂管辖”,侵犯了移民所在国的权利。

可别忘了这是什么时代?

在本世纪爆发的第9次俄土战争,史称“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极其惨烈的多国围攻沙俄的战争,彻底改变了欧洲局势,对19世纪末乃至于20世纪初产生的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东正教和天主教一直在争夺奥斯曼帝国属地的巴勒斯坦“圣地”的管辖权,在“圣地”之争的背后,隐藏着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真实动机。

1853年7月,俄国自诩为“东正教徒字护者”,借口保护土耳其境内“东正教徒”为由出兵土耳其,第九次俄土战争爆发。

克里米亚战争实质是俄土之间争夺黑海出海口控制权的战争,关系到沙俄二百年来“西进欧洲”的基本国策。

英国和法国为谋求本国在巴尔干的利益、保持一个表面dú • lì的奥斯曼帝国,以保障英国在东方特别在印度的权益,并借此控制两海峡,遏制俄国势力进入温暖的地中海与英国争霸,平衡欧洲力量,所以联合出兵对抗俄国霸权,

沙俄对欧洲政策基调是肢解奥斯曼帝国,蚕食鲸吞其领土,力求取得独占优势,控制黑海、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以便自由出入地中海。

从克里米亚战争可以看出,英法等欧洲国家与沙俄基本立场尖锐对立,不存在任何缓和的可能性。在克里米亚战争撞的头破血流之后,沙俄不得不将扩张政策转向东方,因此才会形成当前的远东局势。

克里米亚战争是最典型的“长臂管辖”强权理论,这在19世纪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中非常普遍,清廷一直依赖的“多国联合干预”手段,其实也是一种“长臂管辖”,最典型的特征是损害当事国主权。

比如“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大洋王国联合法德干涉还台”,都属于“长臂管辖”。

所以,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不听劝的情况下,大洋王国可以据此出兵揍他。

如今摆在李福寿面前的难题是……想要的机会没来,没想要的却上杆子送上来了,该怎么办呢?

行宫水榭边

李福寿苦笑着捏了捏眉头,心中不禁叹道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奈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