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一切都按照我的意愿来!这真是一个矛盾至极的命题啊!自从穿越来到大明以后,我从未像此刻这样患得患失过,既希望历史的轨迹未曾改变,又希望于轨迹不变的基础之上改变结局!”
“鲁迅先生说——其实这个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然而纵观历史,开辟道路以供他人行走的又有几人呢?大多数人都是按着前人的足迹在行走,创造历史的毕竟属于少数,黄重真啊黄重真,你真的拥有这种能力么?”…
袁崇焕怔怔地看着重真的背影,很想一剑刺穿他的后背,把他的心挖出来看看究竟在转着怎样的念头,待看清楚之后再装回去,又是一只活蹦乱跳的大蝗虫。
然而袁崇焕知道自己不曾拥有这种能力,只得不忿作罢。
心内对于他只差和盘托出的劝诫,仍旧不以为然。
重真知道这家伙多半不会听进去,然而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
在关宁军里除了吴三桂,他最想改变的就是袁崇焕。
然而按照眼前的情形,再说任何的话做任何的事情,也都无济于事了。
重真只能回去,回关内,回京师,去说服天启下一道圣旨,让袁崇焕把兵力收缩到关宁一线。关宁军,关宁军,起于关宁一带,最终也将回到关宁一带。
重真只希望这种兵力上的收缩,是出于主动,而非被打压之后的被动。
主动,那么仍旧据有大凌河堡,锦州更是牢不可破。
被动,那么河堡已破,锦州已破,松锦已败,袁崇焕已死,祖大寿已降。
曹文诏已死,曹变蛟已死,杨国柱将死……
那将是关宁军的末路悲歌,重真最不愿意看到的便是明明自己来了,却还是无力阻止历史踏着大步迈向这一悲壮的时刻!
他缓步走下了大凌河堡的城墙,这是在他的亲自督军之下修筑起来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