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是随便说说,是真要这么做。
熊潇鸽再次清晰的感受到方总的决心:“还得是方总这位内地首富能给我决心,这样,我再和idg合伙人聊投资的时候就把你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他们。”
“内地首富都是朋友捧场,没有国内第一投资人支持,我哪有现在。”方卓笑道。
“这个月下旬,我会和汪延再见面聊聊。”熊潇鸽最后说道。
方卓自无不可,这件事本来就是要由汪延来做。
他结束与老熊的通话,想了想,打给了同为国内第一投资人候选的王风益。
这样的通话就简单多了。
“王哥,月底月初,微博融资。”
王风益问道:“怎么投?”
方卓还是一样的意见:“全投。”
王风益干脆的答道:“好。”
方卓刚想寒暄两句再挂掉电话,对面忽然迟疑了。
“等等,方总。”王风益犹豫着说道。
方卓惊讶:“王哥,你说。”
“这笔钱等申新科创做完第一季度的业绩汇报再投,不耽误吧?”王风益询问。
方卓也答应了:“好。”
如此,基本敲定微博首轮融资的大体情况。
其实,这些天还有其他的投资朋友在微博上线后也致电询问融资的事,但这三家合作很久,只有b轮看情况再决定是否引入新的投资方了。
午餐本想到22层找苏薇一起吃,但楼下的高管会议延时,方卓只好用几份半导体的资料下饭。
这顿饭还没吃完,电子司上次联系的那位郑英锋又一次打了电话过来。
郑英锋上次仅仅是简短的通知,这次却是进行比较详细乃至繁琐的讨论,主题就是一个——冰芯需要什么?
这位的职位不谈政策、行业、国际竞争,就是询问有没有可以具化执行的需求。
比如,这65nm形成产能之后,国内哪些领域可以下单。
比如,冰芯合作的高校,能不能再多一些力度。
郑英锋很认真,连带着也没太遮掩的表示,价格上可以有足够的空间。
方卓其实对冰芯的产能填充没什么担心,65nm在今年和明年都会是一线工艺,买家相对容易找,而且,当初之所以跳过90nm制程的重要原因就是,65nm的成本和90nm相差无几,还可以随着良率的提升而形成价格优势。
也就是说,即便与台记、联电的成熟65nm有竞争上的困难,也可以反手先吃其他厂商90nm的份额。
制程即是正义!
通话时间持续很久,郑英锋对各种情况信手拈来的方总印象不错,方卓也觉得这位电子司的小领导办事风格挺踏实。
方卓去美国前会到京城再找领导当面汇报工作,也就约了这位郑英锋到时进一步聊聊冰芯的现实需求。
届时,再看看情况,能不能君子之交当成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