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脸色更不好看了,村长家是比较有钱的,孩子早早的就开蒙读书了,后来更是花钱送到县学跟着考上过举人的县学老师读书。
原本刘忠实是村长的骄傲,别人只要一夸孩子,他就满面红光。
但是从去年开始一切都变味了,因为关内对于儒生的需求减少了,大量需要儒生的岗位集中在莫卧儿。
那边从最低级的教谕到高级宣教专员等等都指定必须是儒生。
但是那边太远了,当官远行几万里,那可是比岭南还远比发配崖州还要远!
所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读儒读得好,发配发的早!’村长听到孩子唱的时候差点没有气死。
刘老实这一记马屁直接拍在马腿上,不过村长并没有发火,只是尴尬的笑笑。
时代变了,当初村长家一千多亩地,一年收租几百两,妥妥的全村首富,家里想读书的还要看村长的脸色,因为私塾先生是用族产加上村长家的供奉养活的。
现在村长家地租一年只有百十两,还几年没有收到手,这几年村里人都去河工干活,一年收入从一开始的三十两不到,到去年两口子能挣六十两银子。
像刘老实这样一家三个劳力干河工的,一年收入近百两!
就拿今年来说,刘老实两口子去城里做工,妥妥一年六十两银子到手,他这个村长已经快不是全村首富了。
刘老实吃着饭想着怎么扯开话题:“叔,你说咱们村要不要搞那个共济库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