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明末小进士> 第342章 暹罗国的使者(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2章 暹罗国的使者(一)(2 / 3)

……

崇祯十六年,这一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

大年初三,暹罗派了二十五名使臣来大明朝贡,他们第一站到了南京,由袁方出面接待他们。

要与暹罗人打交道就必须要有翻译,所以袁方首先让张从去四夷馆,把暹罗语通事李荣春、李正芳请到兵部来,向他们了解大明与暹罗国的关系。

李荣春告诉袁方,暹罗国每三年会来一次大明朝贡,不过这几年大明连年都有战事,所以他们来的就少了。暹罗国的二十五人中,以握坤喇为首,他是暹罗国的太子,暹罗国每次来大明朝贡都会派太子过来。

袁方了解了一些初步的情况,便与两位通事一用前往四夷馆去接见暹罗国的客人,陪同袁方前往的还有南京礼部尚书王铎、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方岳贡。

暹罗国的客人下榻在四夷馆的第十馆,第十馆是专门接待暹罗来使而设立的,平时不接待任何客人,所以,第十馆就显得冷清许多,而且一进第十馆的大门,就看见院子里堆满了很多杂七杂八的废品,一看就是长期没有人住的。

袁方对四夷馆这种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非常不满,他喝令四夷馆的负责人立即安排人员给第十馆重新打扫一次,把多余的物件统统搬走。

这种状况在第十馆是谈不成什么的了,袁方把暹罗国的使者请到兵部来见面。

现在兵部大厅成了临时接待厅,袁方让王铎把礼部的迎宾乐队带到兵部,乐队的迎宾曲一响起,大厅的气氛就热闹了起来,还真有点四夷馆的味道。

暹罗国的使者还以为这才是真正的四夷馆,他们一个个兴奋地议论起来,虽然袁方一句也没听懂他们说什么。

交谈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着,四夷馆的二位通事最为忙碌,因为他们一边要做翻译工作,一边还要进行文字记录。

袁方告诉握坤喇,大明现在不太平,到处都有战争,劝他们这次就不要去京城见皇上是,有什么重要的国事他可以代为转呈。

握坤喇一开始还坚持要上京城去,他说来都来了,很想去看看京城的繁华。

袁方告诉他,过两年再来,到那时天下太平了,他要去哪里都可以,现在不行。

握坤喇看到了袁方的坚决,便取出了一份礼单敬献给了袁方。

袁方接过礼单看了起来,暹罗国很用心,这份礼单用了两国的语言进行书写的,他看了大致的内容,上面列出了一长串的礼品:

金叶表一张;

公象一头;

母象一头;

沉香一斤三两;

龙涎香五斤八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