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六十三章文宫大乱,民意溃散,学子毁意,大儒失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三章文宫大乱,民意溃散,学子毁意,大儒失色(2 / 3)

自诛严磊儒心后,守仁学堂来拜师的人越来越多了,算起来的话,已经有接近三千学子。

但都是外门学子,许清宵宁缺毋滥,不是什么人都要,得要品行,同时也要理解心学。

如若不理解,强行来学也没有任何意义。

能登堂入室,真正算自己门下的学生,差不多二十多位,这些人都跟在许清宵身边,每隔一段时间,许清宵都会与他们讲解心学之道。

其余学子,则被许清宵安排到各地文报馆中,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

同时也算是考验心性与品德。

人数上还是急缺,毕竟大魏文报想要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有更多人去做事。

但说来说去,人数上限无法突破,其根本原因还是大魏文宫。

毕竟天下人谁不想去大魏文宫?

别看宋明等人走的时候,如此洒脱,而且还带走了一批读书人来到守仁学堂,可实际上呢?

过了几天,该待在大魏文宫的照样待在大魏文宫。

甚至宋明等人走后,大魏文宫又招来了一批读书人,瞬间补血,根本不担心没人的现象。

严磊所做的事情,的的确确被不少读书人谩骂,可说到底还是严磊一人之错。

不管真相到底如何,大魏文宫给出了一个令天下读书人满意的答案,诛了严磊儒心。

所以想要拿这件事说事,就不太可能了。

这就是威望的好处,不管你犯了什么错,只要明面上能说得过去。

大家都不会说什么。

可如若没有威望和底蕴。

就好比许清宵一般,如果许清宵做错了一件事情,只怕大魏文宫绝对不会放过自己。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只要逮住机会,许清宵一定会狠狠咬下对方一块肉下来,连血带肉一口咬下。

但一连两个月。

无论是大魏文宫,还是怀宁亲王。

许清宵发现,居然没人找自己麻烦了?

是啊。

一连两个月,不管是水车工程还是大魏文报,亦或者是自己广收学徒,居然没有受到一点阻碍。

大魏京都,甚至说大魏王朝迎来了两个月安宁,十分的安宁。

这就有些古怪了。

许清宵可不相信蓬儒和怀宁亲王已经大彻大悟,不愿针对自己了。

可两个月的时间,愣是一点是非都没有,这如何不让许清宵感到惊讶。

这不主动出击,反倒是让许清宵有些不自在了。

可就在此时。

杨虎的声音在外响起。

“大人,属下方才巡夜,发现丞相大人的身影,好像是要来找您,可突然间又走了。”

杨虎在外开口,告知许清宵这件事情。

“陈大人?”

扫了一眼天色,已是丑时,还没有到卯时,陈大人找自己作甚?

“对,属下没有看错,是陈大人。”

杨虎回答道。

这个回答让许清宵有些好奇了。

这个时辰,陈大人找自己做什么?

而且都来了学堂之外,居然掉头就走?

有些奇怪。

许清宵略显好奇。

“大人,需要属下去查吗?”

杨虎询问道。

“不用,去继续巡夜吧。”

许清宵摇了摇头,在房内回答道。

陈大人半途离开,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没必要去过多询问。

“是。”

杨虎没有多说,继续开始巡夜了。

而房中,许清宵则愈发好奇。

两刻钟后。

大魏宫中。

六部尚书跟随着太监往宫内走去。

此时,秋风阵阵,将六位尚书的官袍吹得猎猎作响。

陈正儒为首,他微微低着头,朝着养心殿走去,胡子被吹歪来了,而他的目光,却充满着忧虑。

他方才收到了一些密报,北境边疆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疑似蛮族想要再起征战,虽然这有些无稽之谈,可这种情报不管是真是假,都需要认真对待。

因为谁都不敢赌。

如若靖城之耻再发生一次的话,大魏将再无国威可言。

而得到密报之后,陈正儒是打算去找许清宵谈一谈的。

可没想到女帝突然宣召自己入宫,所以他才会半途离开,赶往宫中。

秋风烈烈,天穹昏暗,落叶而起,拍打在身上,莫名显得寒意十足,令人实在有些沉闷。

好在,半刻钟后,终于陈正儒六人,看到了养心殿。

当下,六部尚书走进养心殿。

炉火通明,将大殿烘的暖和无比,陈正儒等人入内,也不由吐了口气。

--------------

以后防盗版时间就是晚上~凌晨7点之前!

就是这个时间段,其他时间不防盗!!!!!

以后防盗版时间就是晚上~凌晨7点之前!

就是这个时间段,其他时间不防盗!!!!!

以后防盗版时间就是晚上~凌晨7点之前!

就是这个时间段,其他时间不防盗!!!!!

哎呀,看到我书在盗版评分极低,心情莫名舒服。

看盗版的书友们,记得多多刷一星!

支持你们~~~~

---------------

大魏王朝。

武昌一年。

十一月十七日。

大魏京都早就入秋了。

时不时有冷风刮来,再有一个月,基本上就是要入冬了。

对于大魏底层百姓来说,他们不愿冬天到来。

或许是寒冷,也或许是其他原因。

而此时,一封封加急信件送到了六部尚书手中,大部分的信件,还是送入了皇宫内。

呼呼呼!

深夜,狂风呼啸,在宫殿之外,养心殿内早已经架起了无烟碳供暖。

实际上这个供暖,并非是给皇帝供暖,而是给这些太监侍女们,有些侍女太监并没有修炼武道,无法御寒。

养心殿内。

女帝静静地看着手中的奏折。

这是加急奏折。

来自十二异族国家。

其中为首的便是司龙一族。

十二封奏折的意思很简单。

要弹劾许清宵,其理由也找好了。

其一,许清宵乱杀番商,虽然这些番商的确有过错,但哪怕抄家也行,可许清宵却直接斩人,他们无法忍受。

其二,女帝寿诞,他们准备各种珍贵礼品,却不曾想到的是,许清宵指使礼部,回一些他们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吃相难看。

其三,许清宵在大魏王朝,为非作歹,不尊圣人,斩王蔑圣,这般行径,如野兽猪狗一般,却能成为大魏户部侍郎,于情于理不容。

以上三件事情,十二异国的要求很简单,罢免许清宵一切职务,以平异族之心。

至于如若不罢免会如何,就没有写上去了。

可话说到这份上,懂得都懂了。

面对这十二份奏折,女帝的目光不由落在炉火中。

罢免许清宵?

这可能吗?

女帝想都不想便否决了这个提议。

但她现在沉默,是在思考其他事情,想这背后的事情。

这些异族,为何当时不发难,为何现在突然发难,而且十二异族国家同时送来奏折,你说这里面会不会猫腻?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些异族应该知道许清宵是谁,也知道许清宵的地位有多高。

却敢弹劾大魏官员,这完全不是一件常人能做的事情。

身为附属国,竟然弹劾大魏官员?而且还是如今大魏风头最盛之人,这明显就有问题啊。

显然这背后还有其他事情,女帝一瞬间想到了很多种可能性,但无论是那一种,对大魏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宣,六部尚书,即刻入宫。”

但最终,女帝将奏折放在一旁,缓缓开口。

当下,几道身影快速离开,前去宣旨。

与此同时。

守仁学堂当中。

许清宵面前放着一张白纸。

他在记录一些数据。

首先是大魏文报,如今大魏文报每日销售加起来已有六百万份,大半个大魏都已经开始推广了,不过成本上面进行了调整,除了一些富裕的郡府之地,大部分都是亏本卖。

为的就是影响力。

可即便是如此,到了这个份额,大魏文报就卖不出去了。

原因有三。

其一,收入问题,京都百姓还是有点闲钱,隔几天买一份文报,并不算什么难事,大不了少喝一碗酒,但除了京都这种地方,大魏九成之地,还是比较贫苦穷困的,平民百姓不是买不起一份文报。

主要还是舍不得买,二十文钱,够他们饱餐一顿,吃的不好,但最起码能吃饱来。

其二,识字率问题,整个大魏的识字率挺高,四成左右,对比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来说,的确很高了,但对于大魏文报的推广来说,很低很低。

大魏王朝识字率能高达四成,其主要还是托福圣人和先帝,靖城之耻之前,大魏可是富饶的很,百姓有钱,自然后代上个学识字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能不能成为读书人另说,识字基础还是有一点。

再加上大魏出了一位圣人,自然而然百姓们崇尚儒道,所以才会有四成,但对国家来说挺不错,可对许清宵来说,不行。

其三,随着文报大放异彩,大大小小的文报也随之出现,如今整个大魏,许清宵的大魏文报销售最高,但有不少地方,也出现了一些文报,模仿大魏文报来的,甚至直接抄袭都有。

譬如说不少郡王管辖之地,就直接把大魏文报抄了过去,然后篡改一下谁写的,就成了他们的东西,再加上一些他们想要加的东西。

他们看中的也不是利润,而是文报的影响力,并不在乎钱多钱少,甚至不少地方更是五文钱一份文报,为的就是这种宣传力。

当然有不少读书人知晓了此事,抨击谩骂,毕竟这种抄袭手段太过于无耻了。

但在有地方,藩王就是土皇帝,任凭这些书生如何辱骂,他们依旧我行我素,甚至撂下狠话,是不是抄袭让许清宵亲自过去跟他们说。

对于这种情况,许清宵压根就没有理会,甚至他还希望各地藩王能够抄袭自己的大魏文报。

养成一个良好阅读习惯啊,这就相当于提前帮自己培养客户,许清宵为何要阻止?

大家的目标都不是银子,都是想要文报的影响力以及宣传能力,所以现在让这些藩王折腾,等大魏彻底安定下来了。

再慢慢收拾这些藩王,回头让守仁学堂的学生们直接过去接手,改都不需要改文稿,直接对着用就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