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大时代之巅> 第1933章 互联网手机的形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33章 互联网手机的形态(3 / 4)

周不器跟周绍宁一起,在首都见到了雷俊,他想请周大老板帮忙,在供应链的层面对小米提供一些支持。

这里关系到一些电子产品行业的商业逻辑。

不管是做电脑做手机,还是做冰箱做电视,厂商跟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模式。

是先拿货,后给钱。

比如小米,他们想做手机,其实账上并不需要有太多的钱,只要说服供应链,然后先以“负债”的形式拿货。

拿到货之后,花一点钱给代工厂组装,卖到市场中。

赚到钱了之后,小米再拿着钱把欠供应链的钱给还上。

整个商业流程才算走完。

这里看似供应链吃亏,却也没办法,因为在这个流程里信息不对等。手机厂商并不清楚供应端每一批提供的货是否都能达到标准。

所以要“负债”。

这是对供应链的一种捆绑和约束,不能弄虚作假,一定要提供达标的配件。一旦弄虚作假了……不好意思,订单取消,负债取消。

供应商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比如国内有一家苹果的供应链厂商,被苹果发现了供货造假,这家几百亿市值的供应链厂商当即就面临了破产。

所以这种模式对小公司来说就很不友好。

爱斯达刚做手机的时候,有紫微星来背书,所以供应链都很相信爱斯达,都愿意给爱斯达提供一笔很大的“负债额度”,向爱斯达供货。

小米就不行了。

这就是一家小公司,虽然雷俊已经走马上任成为了金山集团的董事长,可金山和小米之间没有关系,总不能让金山给小米背书吧?

这就导致小米的信誉不够高。

供应链都不敢供货。

万一把货借给了小米,小米的手机却卖不掉都砸在手里了……到时候,小米破产,还不上供应链的钱,供应链就要为此承担巨大的损失。

不过,在当面交流的时候,雷俊还有些忌惮,对小米模式有所保留。

小米的发布会在本月中旬召开。

到时候,小米1会以一个极具冲击力的堪称对行业毁灭性打击的价格发布。爱斯达现在也算是手机巨头了,从去年开始也规划着国内市场。

小米模式冲击的可不仅仅是传统的“中华酷联”这类手机厂商,爱斯达也必然会受到冲击。

所以雷俊就很谨慎。

打算先忽悠一波。

反正周大老板要注重脸面,只要他答应下来了,即便没签下合同,以他现如今的身份也不好直接反悔。

殊不知,周不器早就对小米模式了如指掌了。

以“有知”算“未知”,在谈判过程中就会占据着很大的优势。小米是雷俊创办的公司,他自认为自己是“有知”的一方。

殊不知,在先知先觉的周不器面前,他才是“未知”的一方。

周不器跟周绍宁保持冷静,耐心地听着雷俊对小米公司的介绍,以及自身的信誉保证和产品竞争力的体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