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从相互嫌弃到成为知己,无话不说、无话不谈,慢慢的日久生情,令人惊喜的是,君屹也是来自未来,只是他所研究的方向是如何挽救已经破坏殆尽的环境。
大抵是因为这样的巧合,本就暗生情绪的两人变得更为亲近。
为了更好的做研究,两人一起离开了医馆,自己创办了一间医馆。
医馆的后院种满了药草,君屹每日在后院钻研动物、植物,这一片小小的药田被他打理的很好,阿娘则在前屋行医,借着行医研究这个时代的人体。
一来二去,阿娘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来医馆看病,也有许多热爱医术的女子见阿娘是一个女子慕名而来,其中就有阿娘后来最好的朋友,云姨。
医馆越做越大,后来提名天医阁,一时间,天医阁在大穆势头无双。
阿娘医者仁心,就算是穷苦的百姓付不起诊金她也来者不拒,也正是因为这样,日日来医馆看病的人都会塞满整条街道。
其实那个时候的阿娘并不富裕,只是靠着自己的热忱在帮助这些百姓。
时日愈久,阿娘就发现,这个时代的人虽然有强健的身体,没有被污染的环境,但因为贫穷和落后,他们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谋生,因此他们的体能会被迅速地消耗,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衰败,最后导致疾病缠身却无钱医治而早早逝世。
阿娘在《日记》种是这样感慨的:
原来,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可跨越的世纪难题,我们得到了便捷的生活,却失去了健康的环境,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未尝不想过我们舒适的生活,正如我们未尝不想呼吸他们的新鲜空气一样,不曾拥有的,永远都是最珍贵的...
池思瑶心中不免唏嘘,似乎每个人都在羡慕旁人拥有自己无法拥有的东西,却忘了...自己也拥有旁人一辈子无法企及的东西...
生活就是这样,有舍就有得,只是我们计较失太多却忘了还有得...
接着翻看《日记》,上面写到,随着天医阁的规模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阿娘和君屹产生了一个想法,那个想法就是创办一个药材基地和一个产药基地。
在阿娘和君屹的宏愿里,他们希望百姓不再因为治不起病、吃不起药而遗憾离世,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