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淳与满朝文武的关系势如水火,有很多官吏都看不起曹正淳,认为他只是个小太监,从小太监一步步靠溜须拍马爬上来,自认不能进入一些清流人的眼睛。
当然,曹正淳也对朝中的大臣嗤之以鼻,但是他始终和李东阳的关系较好。
他们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对,在郊外的小酒馆里,两人还经常一醉方休。
弘治皇帝在世的时候,经常让李东阳入宫伴驾,自古君主多寂寞,在这紫禁城内,能同皇帝聊得来的人,也只有李东阳一人。
或许就是这份洒脱,让李东阳在官场上顺风顺水,朝中大臣走马观花的一茬一茬的变换,可这李东阳的位置却始终没有发生过变化。
首辅刘健又臭又硬,朝堂之中他从不与人结交,哪个官吏要跟刘健结交,那可比登天还难,这也就成就了他清流的美誉。
他的好朋友,在整个朝堂之上,也就一巴掌的人数。
但是,正是因为刘健性格的缘故,弘治皇帝托孤之际,才放心的把太子托付给他,要他一定要福做好朱厚照。
朱厚照新登大宝,鞑靼四十万大军便南下,在无法见到皇帝的情况下,内阁调兵遣将,毫不拖泥带水。
在内阁成员中,这刘健和李东阳并不是最有才华的,最有才华的反而是兵部尚书谢迁。
他与刘健,李东阳共同辅佐皇帝,政绩卓然,被当时之人称之为“天下三贤相”。
此时,朱厚照雄视着满朝文武。
在这满朝文武之中,有忠肝义胆之人,也有大奸似忠之人,想要稳坐皇位,就要知人善任,将一些人提拔到重要岗位,把没本事的人排挤出去。
鞑靼兵败的消息让朝堂振奋了许久,正德皇帝在这一段时间内又下达了很多政令,每一条政令都正中要害,陛下满腹谋略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一个月前,正德皇帝朱厚照登基时,满朝文武都对他心有担忧,这么一个年幼的皇帝,一旦登基就会被宦官蛊惑。
可是,谁又能想到,正德皇帝竟然能识破宦官的蛊惑,斩杀了多少人费尽心血都无法扳倒的宦官之首刘瑾。
直到现在,王守仁击灭鞑靼,陛下颁布政令,满朝文武百官才意识到如今皇帝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雄主!
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都热泪盈眶,他们所期盼的明君,终于到来了。
朱厚照看着朝中大臣,开口说道:“鞑靼击溃,朕很欢喜,但朕却一刻都不敢停歇,朕怕稍微一打盹,就会有苍蝇在朕头上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