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佛儒道昌盛,如今正是佛学分歧发展,教义激烈冲突变更之时。
而金山寺,就是一个以大乘佛法为要义的入世古刹。
其行菩萨道,度苦海众生,先度人而后度己。
王朝疆域内不少被斩杀的大邪祟背后,都能看见金山寺的影子。
初时王朝建立,佛道之中有一位奇才,悟道大乘佛法。
他许下宏愿,世道不平,永不成佛。
并率领了一批僧人脱离小乘佛门,立门户于大唐王都。
可以说初时大唐斩妖司成员中,有三成得源金山寺。
因此大唐王朝也册封金山寺为国寺,鼎力支持大乘佛法。
之前司府口口声声说的高僧,就是金山寺的老主持。
而金山寺每一代都会有一个佛子,这一代佛子就是法河,也是金山寺的第三代佛子。
对于佛子,世人也有一个别称,唐~僧。
意为大唐僧人的代表。
法河的来历也玄乎,传闻是金山寺老主持心有所感,推算大乘佛法兴于农土,当有继承他衣钵的佛子降世。
于是老主持日日夜夜守在各地农户前,终于得见佛子降生。
只见法河体有金光如河环绕,虽天生无目,却额头开瞌。
老主持遂即发出“此子当兴大乘佛”的感慨,收其为徒,赐其号为法河。
而法河也玄乎,双目失明却丝毫不影响他追捕……呸,却丝毫不影响他的日常生活。
他额头开的瞌仿佛就是眼睛。
对于修行,法河也堪称是开挂了一般。
他年仅二十就已到达升天之境,随后加入斩妖司白虎众入世修行,在二十五的年纪就已顿悟大能修为。
这,妥妥的就是天命模板。
“法河禅师。”
司府回了一个佛礼,金山寺是国寺,其佛义甚至已经融入斩妖司部分要领中。
再加上法河本身也有白虎众的身份,回礼属于对金山寺重视也属于司府的修养。
再说了,论实力法河也不见得会弱于他。
“禅师不敢当,一介盲僧罢了。”
法河说话,没有僧人的客场气息,反倒有些江湖气息浓重之感。
“嗯?”法河一声低吟,突然看向李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