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贞观家教有点躁> 第241章 要当大学校长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1章 要当大学校长了(4 / 4)

“是。”

“恪儿在琉球那边现在什么情况?”老李虽然人在长安,但是对于远在南方的李恪也是十分关注的,他知道李恪在做生意,而且也制造了一些大船。

“臣听说,吴王殿下在琉球那边买下了一小块地方,也算是有点根基了。”

老李听完这话,久久不语,他知道这话里面的意思,本来李恪也是他预备的人选之一,尤其是他来泾阳县之前,曾经考教过魏王李泰,那句有名的“杀子传弟”,终究没有逃脱历史的轨迹,被说了出来。

老李现在十分纠结,长孙无忌还在竭力的向他建议你立晋王李治,但他内心却觉得,李治未必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从内心来说,李恪才是几个儿子里面最像他的一个,但是李恪的出身决定了他想要走上那个位子,面临着重重困难。且不说长孙无忌为首的光关陇贵族肯定不会同意,就连那些开国的老将军们也绝对不会同意了。

这可是隋炀帝的外孙啊。

可是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儿子居然早就看穿了这一切,已经打定主意,想要在外面做一番事业了。

“你写信告诉他,如果不想来长安,那就好好的经营琉球吧。之前运送到江南的那些薛延陀战俘,朕准许他挑选一万人,只要他自己能养得活。还有,走了就别再回来了。”

这也是让张济安颇为惊讶,他从来没想过,老李居然有这魄力!这家伙不担心自己的儿子造反吗?

似乎是看穿了张济安的心思,“琉球再好,距离大唐也要几百里吧?而且还隔着大海。再说了,琉球也就是一州之地,人口不过十万,朕有什么可担心的?”

听到这里,张济安也算是明白了,琉球那地方人口也就十万人不到,能养活一万军队就撑死了。再说了,在这个时代隔着几百里的海峡,基本上不会产生任何的威胁。

这样也好,至少不会像另一个时空里那样,被长孙无忌迫害至死。

老李第二天就走了,肿的很干脆,该看的都看了,该说的都说了。长安那边还有一大堆的事情,刚刚经历过李承乾的事情,他可不敢长时间在外。

临走的时候只是告诉了张济安,在年底之前,必须要回长安,一来是要完成婚姻大事,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的婚事一直这么拖下去,二来他告诉张济安,他还在长安专门办一所格物学校,由张济安负责,级别与国子监同级。

看着老李远去的车驾,张济安还在思考,这个学校一旦修建起来,这应该叫做“长安科技大学”好呢,还是叫做“长安格物大学”好呢?如果叫“长安科技大学”的话,会不会和这个时代太过违和?

回头想想,自己来到大唐也不过才一年的时间,转眼就从家教当到了大学校长了?想想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抬头看看天空,张济安在嘴里嘟囔了一句,“这家教当的,摊子越来越大了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