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虽然相貌丑陋,但是性格讨喜,说不准日后自己还可以帮他说个亲。
年纪大了的老人就喜欢给小辈牵牵线搭搭桥。
梁元没说话,只微笑着颔首。
到了衙门,村长先去找了李景辉。
衙门里设有吏、户、礼、兵、刑、工六房,而管辖田地开荒种植,征税纳粮的就是户房。李景辉隶属户部房,虽然没有权利管田地开荒种植的事,但是有熟人引荐一下总是方便一些。
李景辉带着他们到了户房主事的办公房。
“咚咚咚——”李景辉敲响了房门。
“进来。”一个沉稳的中年男人的声音从屋内传出。
李景辉微躬着身小心地推开门。
几人进了屋。
“王大人,上次我跟您提过的安平村村长来了。”李景辉向正拿着笔撰写文书的王主事介绍村长他们。
村长带着詹玉山和梁元拱手行礼:“王大人。”
王主事写完最后一个字,将毛笔搁在砚台上,合上文书,看向三人:“我听景辉说了棉花的事,你们有带来吗?送上来我看看。”
闻言詹玉山将手中的包袱递给村长,村长接过打开包袱送到了王主事面前。
王主事伸手捻了捻,不住地点头:“这棉花又白又软触手舒适,以往从未见过,你们是哪里寻来的?”
梁元又将之前的理由搬出来糊弄一番。
王主事听完看了一眼刚没关注到的梁元,道:“你倒是个有心的。”
梁元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做官的并没有特别的敬意,听到王主事的夸奖,没有什么喜悦之情,只得体地点头。
王主事继续问:“这棉花亩产量如何?”
“棉花喜阳,若是碰到适合的气候大概能有个三四石。”梁元在心里换算了下,回答道。
王主事手指敲着桌面,思索了一会儿,对身边的手下道:“去将安平村的地图拿来。”
手下很快找来地图。
王主事将面前的笔墨纸砚往边上一挪,摊开地图,招手让村长过来:“你看,你们安平村群山环绕,一河流经,大部分的田地都集中在河流附近,还有些是在山脚。种植棉花定是不能抢占耕地,这几座山我就批给你们村开荒。”
王主事的食指点了点安平村北面的几座山,正好也是阳光照射最多的山。
村长颔首认真记下那几座山。
“朝廷有政策,新开荒的山免三年的税收,我这边也会给你们做好登记。”王主事重新卷起地图,招手让手下拿来一本账簿在上面写了一行字。
村长见事情如此顺利,连忙拱手弯腰道谢:“多谢王大人。”
王主事摆摆手:“安平村直属开州城,你们村发展得好,我这户房主事脸上也有光,大胆放手去做吧。”
正事说完,王主事因公务繁忙就摆手让他们出去了。
出了衙门,村长从衣袖里摸出了一个小袋子递到李景辉面前:“这次真是多谢大人了。”
“詹村长这就见外了。”李景辉推了回去,“真感谢我,下次来送两坛子上回喝的酒就成。”
村长见李景辉是真心不想收,便只好道:“那老头儿我就记下了,下回一定给大人送几坛十里香来。”
他们两人说得起劲,等在一旁的梁元冻得一哆嗦。
詹玉山低声问:“冷?”
“风有些大。”梁元搓了搓手。
詹玉山侧身挡住了风,捏捏梁元的手:“确实冰。你先上马车吧。”
“好。”梁元应声,在詹玉山的搀扶下爬上了马车。
这会儿正好村长也说好话回来了:“小元呢?”
“在马车上。”詹玉山牵着缰绳,问村长,“村长,我还要再去买点东西,您若是不急着回村要不要找个地方先歇歇脚?”
村长看着热闹的街道,笑着道:“这马上不是就要到年节了,你大娘吩咐我趁这个机会买些东西回去。那我们就分头行动,之后在城门口那家馄饨店会和?”
两人说完便在衙门口分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