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孚远拱手:“陛下圣明,自古阉宦心胸狭隘,若是有了权力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自己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陛下如此做,我大明日后只会蒸蒸日上,臣为大明未来贺...”
商讨了一阵东西两厂的事情之后,陈操这才一本正经的询问徐孚远:“朕决定与建奴暂时议和,拖延他们的步伐,尽快解决南方的事情,你以为如何?”
徐孚远去过中东,回来之后由杜麟征接替他去,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否则黄淳耀也不会推荐徐孚远参知兵事:“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襄阳一战我军若大胜结束,自此湖广可定,神策军可自湖广南下进入广西云南,臣认为可让沐启林配合神策军处理沐府的事情。”
陈操摸着下巴:“沐天波可用,但这小子还小,况且现在沐家主事的还是沐天波的母亲,若是沐家配合以沐启林当家的话,我倒是可以做个顺水人情改封沐天波为南宁侯世袭罔替,若是他母亲不配合,就得让沐启林来选择,他若是敢放水,嘿嘿,我倒是给我大明朝以后的税收减轻一个负担。”
“另外陛下,只要东南与南方彻底肃清,如今魏公公坐镇杭州,有他的威名,镇压那些个士绅倒不是难事,臣只是担心建奴那边不上当,他们若是反应过来,故意与我们虚与委蛇,那些个汉奸谋臣定然会出主意趁我朝内乱出兵,届时...”
陈操自然是想到了这一点:“我也是如此担心的,不过依照现在松江那边的建造进度,在军备上倒是不担心低于建奴,况且现在我军依然是靠松江一府养全军,如今卢象升他们在中东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但该有的物资装备都要给他们准备齐全,松江境内的压力是很大的...
所以在此我还是决定在南京开设各种工厂,分厂必须要开起来,减轻松江的压力。”
“陛下,议和一事如何定?”
陈操看着徐孚远道:“陈演有经验,我有意让他去。”
.
“陛下下旨在龙江原址设立龙江兵工厂,并且在周边各地圈地建造各个工厂的分厂。”
王舜鼎致仕待在南京没走,他资格老,陈操为了笼络人心,并且看在当年这老家伙没有给他使绊子的份上特意请他出山,主持工部尚书事。
只不过现在工部实际的话事人乃是左侍郎毕懋康与右侍郎宋应星二人。
王舜鼎也丝毫不以为意,甚是淡然道:“陛下的意思老夫是知道的,老夫这个尚书只不过是个过渡时期的官而已,你二人应当会在日后成为工部的尚书,好好给陛下办事,工厂的事情你二人商量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