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
朝堂之上,大赵皇帝正与文武官员商量着北方战事!
李俭揉了揉额头,似乎有些头疼。
“如今鲜卑南下,侵掠边关!诸位有何计策退敌?”
从五原郡到晋阳路途虽远,但烽火的传递却极为迅速。
鲜卑人南下的当天晚上,这消息便被京城知晓了。
只不过,大家都在等具体的情况。
所以,只是按照惯例先大概准备了一下而已。
如今,班累的奏文终于送到,将边关的情况都说清楚了。
现在,就看朝堂之上是如何决定了。
“陛下!鲜卑人南下,乃是常有之事!过去之时,他们哪一年不来侵掠我大赵边境!只不过,声势有大有小罢了!”
“此事不必惊慌,只命边郡太守严防死守,不让敌人有机可趁便是!”
丞相贺朗先站了出来,奏道。
他刚说完,尚书令何廷中便直接反驳了。
“丞相之言差矣!相比过往之时的小打小闹,此次拓跋鲜卑数万大军南下,攻我关燧,狼子野心可见矣!以臣之见,不可轻忽!”
李俭看了两人一眼,淡淡的说了一句:“以尚书令所言,该当如何?”
“回禀陛下!臣以为当派大将率军支援边郡,并授以符节,统率御敌之事!”
他这话一出,顿时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一阵议论之声来。
丞相主按兵不动,等待着敌人自己退去。
而何廷中则刚好相反,主张主动防御。
就观点上来说,虽然有差别,但其实谁都没有说错,都有一定的道理在。
李俭听了,心中也拿不定主意。
想了想后,便看向了朝堂上另一位大臣。
“太尉觉得,此事当如何处理?”
太尉宋觉,字公巨,如今已经六十岁了。
这是员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
可以说,赵国的几个强敌,没有哪个是他没有交过手的。
从一个小兵做起,积功到了如今的地位,乃是赵国顶梁柱一般的人物。
当初上党丢失之时,若不是他力挽狂澜,率领大军浴血奋战的话,恐怕赵国早灭了。
正是如此,所以在战事之上,恐怕没有人能比他更有说话的份了。
老太尉一头白发,但精神还非常好,气势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