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平,被世人吹夸为天才军事家,但实际上,最大的功绩与唯一的功绩,正如狂刀所说,不过只是拿下了一个小宗门而已。
看似花里胡哨的斩首行动,对于结果,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改变。
李伯平,还是太年轻了。
他和现在仍旧留守在北梁郡边境的将领相比,都还差得远。
能够派他来攻打青云宗,实际上就是觉得他无足轻重。
现在,他还并没有失败,但却已然迎来了失败的结局。
被鄱阳郡断了退路,想要突围,何其困难?
“将军,别犹豫了,趁着鄱阳郡脚跟未稳,突围吧!”
李伯平的部下们纷纷进言。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前进,一定是死路一条。
后退,反而有一线生机。
该选哪一边,已然不言而喻。
可是……
“你们怕死吗?”李伯平哀然的抬起头来,看向周围的将士。
将士们纷纷紧张起来,有的抠紧了手指,有的不断的吞咽唾沫。
怕死吗?
这个问题,哪里需要问。
尤其是修士,其实都是怕死的。
有很多修士之所以走上修炼这一条路,就是为了延长寿元,要说不怕死,有谁肯信?
所以聪明的人,都知道了李伯平这句话的意思。
现在灰溜溜的逃跑,哪怕真的突出重围,也会面临郡守的责罚,千古的骂名。
与其如此,还不如向前进,殊死一搏,哪怕是死,也要给敌人带来重创,或许还能留下一个奋战至死的美名。
这个美名,他们自己可能享受不到,但是留在武都内的亲人,子女,却可以享受。
用自己的命,换后代的荫蔽,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不怕!”
“和他们拼了!”
“杀!”
……
不知是谁带头,李伯平的军队瞬间亢奋了起来。
这支带着一股凄凉气息的军队,人人头上都扎上了白色的布条,仿佛一个奔丧的队伍。
既是为敌人奔丧,也是为了他们自己。
从接受宁安城失陷的消息,到李伯平部队的向前挺进,整个过程花费了不到半个时辰而已。
这个决策,让鄱阳郡和青云宗都感到措不及防。
他们原本还打算逼迫李伯平投降来的。
“只能迎战了!”
看着山下浩荡的大军,陆遥握紧了拳头。
事已至此,除了死拼到底,再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他们将逃难的出云城民众全部安排到了内门和外门区域,所有的内外门弟子,则各自分部在山林的各个角落,对李伯平的军队进行阻击。
不足一千的修士队伍,对上三万的大军。
哪怕是内门弟子,都吓得手心冒汗,不禁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