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争相劝阻朱棣,让其万万不可开启先例。
朱棣拿出秦方的关于提高商人地位的建议书.......
第一条:自永乐六年始,商人会成立慈善组织!对大明的遭灾的各地进行救助!不低于国家机构的一半拨款。
第二条:商人会捐赠乡镇学校,为大明的扫盲任务做出贡献。
第三条:大明商人会取国外之利,丰大明国库。
第四条......
观看完秦方的九条建议,文武百官纷纷闭嘴。
唯独解缙询问:“敢问陛下,秦方提出的扫盲?是什么意思?”
朱棣昂起头,仿佛是在展望。
“秦方说,他要在永乐二十年,让全大明的文盲率降低至一成!文盲的意思?就是不识字的假盲人!他的目标是全大明尽皆是读书人!”
朱棣此言一出,文臣们纷纷震惊,赞叹秦方这是圣人之举。
古之圣人,终其一生的目标不过如是。如若秦方真的能够完成这一道目标的话,尊秦方为圣,亦不是不可以!
永乐大帝朱棣也不知道秦方再发什么疯......短短的几日,秦方即上奏足足九道奏折,且奏折仍旧在增加中。
第一道:请求国家投资开办乡村学校,让全部的孩童,都有书可读!
第二道:开启六年义务教育,强制适龄的孩童入学读书。
第三道:开国库,修建水泥路。
第四道:水泥的配置及使用方案等举措。
第五道:修建载客铁路。
第六道:取消天下农民之赋税。
第七道:开启自愿服兵役模式,提升兵士的待遇。
第八道:大力宣传永乐奖,鼓励大明人发明创造。
第九道:将全部的土地收归国有,以土地承包制的方式租给秦方种植。
第十道:让天下的先生统一考试,合格的列入国家编制内。
每一道,朱棣皆感觉十分的有道理。于是,秦方奏折的第一道、第二道、第六道、第八道被同意,但剩下的,则被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