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将秦方喊到帅帐之内,脸色发黑,命令的语气开口。
“朱瞻基日后不准学习新学!”
朱棣感觉,新学毁掉了朱瞻基。
这一次北征,朱棣看朱瞻基还是挺好的,对待民生,对待经济的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但对于战争,朱瞻基的脑子里满脑子都装着:不能打仗,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这是什么鬼思想?瓦刺不停的骚扰我大明?你让我跟他和睦相处?
现如今,朱棣完败瓦刺部,正是乘胜追击,修建长城,一劳永逸的时刻,朱瞻基竟然劝他回京,这很明显是受到了新学的蛊惑。
朱棣很生气,甚至在考虑是否要取缔新学。
但转念一想,新学能够塑造出秦方如此的杀神,文武全才,还是具备一定的可取之处的。
“臣遵旨!”
秦方也正有此意,朱瞻基确实不再适合学习新学。
作为一个学者,朱瞻基并无任何的错,甚至他的研究很好;但作为大明的皇帝,他不是个合格的皇帝。甚至会将大明带入歧途之中。
大明!是被一次次的战争拖死的。
南部倭寇,北部蒙元,东部建奴,西部......
这些,都得一劳永逸的解决。
想要发展经济,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需要一个强大的环境,而不是一味的发展经济,将大明养成一头猪,任人宰割。
朱瞻基不懂!
但秦方还是想辩驳一下。
“陛下,新学不曾交过朱瞻基对外敌仁慈,新学只有一条:铁血......这可能是旧学的老顽固传授朱瞻基的仁,他们想把朱瞻基培养成他们希望的样子。”
“陛下,朱瞻基两侧的巴掌,是臣打的,臣恨铁不成钢。还请陛下责罚。”
听完秦方沉着的解释,朱棣的火也消了一些,再一回想锦衣卫的奏报,再一想儒家的思想,好像真的是那么回事。
北方格物学府内,朱高煦特意让教导他的恩师教导朱瞻基,培养朱瞻基的品行。最起码半日光景学习仁义礼智信。
这!朱棣顿时火气上涌。但仍旧是扶起秦方。
“忠国公,你何错之有!我知道你对瞻基的一片心意,待返回,朕亲自封你为太子少师,你帮朕好好的教导他一番。至于瞻基的其他先生,全部被辞退。”
秦方离去。
朱瞻基从帅帐之内走出,即被柳升等老将喊住,大骂他糊涂。
这种时刻?怎么能够劝阻圣上回京呢?
神机营死了两千余,大明将士死了三万多,耗费了无数的粮草、心血,仅仅是为了换瓦刺六万的兵丁吗?
如若粮草不足,可以返回。
但现如今,粮草充足。
如若战损厉害,可以返回。
但现如今,战斗力保持着四十五万。
如若......
朱瞻基被连着骂了一通。
朱瞻基的营帐内,他在思考自己是否错误。但几名读书人却偷偷潜入,夸赞皇太孙仁,诉说朱瞻基并无过错,这才是圣明之君所为。
这几名读书人,顿时被秦方抓住,暴怒之下,秦方亲手将之斩首示众。
罪名:蛊惑太子。
朱瞻基第一次狂怒,但伴随他的则是朱棣的巴掌。
“糊涂!”
朱棣丢下这一句话,返回帅帐之内。
秦方提着这几名读书人的脑袋,如同魔神一般入了大营内专门负责看管读书人的场地内,丢给他们,人头在地上滚了好几圈,沾染了泥土。
大明的一万一千读书人,被强迫着上了战场。秦方要让他们亲眼知道,战争的残酷。
“这就是蛊惑太子的下场!尔等自重。”
这些人的心思,秦方能不懂吗?
秦方比谁都懂。
先把朱瞻基培养成所谓的圣明之君,仁爱之君,而后开始肆无忌惮的贪赃枉法,一旦被抓住,即是高呼朱瞻基仁爱,祈求朱瞻基给予一条活路。
秦方要击溃他们的所想,所思。
“全体出列,给我打扫战场,子时之前干不完,不准吃饭。”
秦方的命令很苛刻,但军营之内的将士却十分的欢喜。
大营之内,这群读书人如同是他爹一般,让他们干啥也不干。
“老爷有秀才的身份,见官都可不跪,你算是什么东西。”
“哈哈,我辈读书人,一贯是铮铮傲骨。”
“有朝一日我等为官,定要尔等好看。”
秦方让读书人入军营,是让他们看看战争的残酷的,而不是让他们当大爷的。
柳升镇不住他们,各大副将镇不住他们,但魔神秦方可以。
秦方十分的残暴:不干?不想干?不会干?那就死!大明不缺你们这点读书人。
一些读书人想要偷懒,想要反抗秦方,秦方当即处死。
“这是军营内,对于不遵守军规的,一律按照军规处置,知道吗?”
这些话,秦方是跟看守这群读书人的将士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