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却是自北齐开国近200年以来,除了开国之时之外,唯一一个凭借军功获封国公府。
当时他想退,先帝自然也不想让他带兵了。
可问题是,各方叛乱虽然平定了,但北齐的国力与兵力也消耗了不少。
好在南边的南粤,一直打的是渔翁得利的主意。
在北齐国内各种叛乱的时候是一直作壁上观,顶多也就暗戳戳资助一些靠近江边的乱军。
不是南粤不想直接派兵渡江攻打北齐,只是南船北马,南粤马匹太少骑兵太少。
他们只要渡江,那就要一步步靠腿,一直打到北齐帝京。
这一路之上,也没可能快速的通过叛军的地盘,毕竟南粤大军基本都是靠腿的,单论机动力的话,很可能连北齐这边一些个拥有骑兵的大鼓乱军都不如。
所以南粤一直在等着叛军与北齐两败俱伤,说白了就想不劳而获摘桃子,到北极最弱的时候再出手,以最小的代价稳稳的完成天下一统!
结果这稳的有些过头了,当然了也有通讯条件不便,以及夏普崛起的太快又连战连捷平定叛乱太过迅捷的缘由。
总之就是等到南粤那边见势不妙,准备插手的时候,北齐的叛乱已经平定,夏普也获封了国公。
那能怎么办?这粮草都准备好了,观望也观望了这么久,总不能就这么直接偃旗息鼓吧?
那就只有趁着北齐国力大损,直接渡江用兵看能不能趁机完成一统,至不济也要占领一些江北的土地城池,把战略防线推到江北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