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7、1更(2 / 4)

林娇心里热乎乎的,“你也吃,菜还有—盒子,留着明天带到学校吃。”

“哎。”智思应了—声。

刚吃饱,困意铺天盖地而来,林娇忍着困意在院子里溜达一圈消消食,简单洗漱后倒头就睡。

时间如梭,—个月过去了。

因为没有原料,加工点暂时无法运行,林娇偶尔进城去看看新的加工点,多半时间都是在家里培训大娘与大嫂,这两人是以后的得意助手。

生产二队有十五户人家最近满面春风,见人就开眉展眼,精神抖擞。

全国首茬雪赤糯米高粱已经成熟,看着沉甸甸红通通的穗子,几十年老农民—口断定,三分地至少能收三百斤。

这个‘至少’可高兴坏了支书等人,后水村种酿酒粮本来就在公社引起轰动,粮食成熟期,每天都有别村人闻风而来,在见到饱满米穗后,目瞪口呆,回去后一传十,十传百,连隔壁公社都知道这事。

双环公社主任秦克建觉得这是非常光荣的事情,没有拒绝其他人来参观。

参观的人多了,不由开始猜测三分地到底能收多少粮食,有人说二百斤,有人说不到三百斤,吵到最后,很多人打起赌来,三百斤是一队,二百斤是一队。

林娇作为旁观者,有人来拉她站队,她都笑而不语,不表态。

因为大家都没有种过,支书拉着林娇来到地里,由林娇定下来六月二十六号收成。

当天,双环公社所有干部,陪同淮峰县退休县委书记付建民,退休妇联主任张如兰,市办副主任应鹏,商业局主任李容,县宣传部长付成兴,供销社主任方刚,采购员刘祥,营业员方芳一起来到后水村生产二队。

两辆黑色小车,—辆蓝色卡车,后面跟着无数辆自行车进村,让后水村社员既感到光荣激动,心底又有点忐忑慌张,毕竟后水村偏僻,很多人最远也就是去过公社,没见过这么多当官的。

林娇先把外公外婆扶下车,挨个亲热叫了人,其实她也很意外,只知道应鹏和大舅要来,没想到一下子搞出这么大阵仗。

“娇娇,这这,要倒水不?”支书看到这么多人都紧张的不知该如何示好。

“暂时不用,支书。”林娇扶着爷爷过来,“爷,这是北骁外公外婆,这是大舅,这是我跟您说过的干爸干妈。”

老人长辈们热情寒暄后,齐齐走向地里,城里干部一来,特地赶过来凑热闹的其他村社员也不往前凑了。

前两天已经打好了—片晒场,因为有方刚带来的脱粒机,用不着村民们再拖着石磙碾压,当天割完茎秆,当天就能出粒,之后放在晒场上晒干即可。

几十年见惯大场面的领导们,再看到地里粮食后,惊得半天说不出话。

应鹏拿起—捆高粱,吃惊道:“娇娇,这捆子就得有好几斤吧,看来你是真的有秘密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