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帝看着底下跪拜的七人:“你们就是此次武试的七甲,报上名来。”卫谦为几人之首跪在地上深揖恭敬答道:“三试一甲试子卫谦,叩见皇上。”
在其后的樊舒同学着卫谦言:“三试二甲草民樊舒同,叩见皇上。”
卫谦案朝堂重审,周帝与他说过话对他还有些许印象,如此成绩一出竟是三试二甲,此次不是状元就是探花,若是樊舒同没出面作证,若卫谦仍在天牢那么三试一甲想必是面前这个布衣试子的囊中物。
“三试三甲草民杨启,叩见皇上。”
“三试四名试子藤林,叩见皇上。”
“三试五名试子徐明雁,叩见皇上。”
“三试六名草民陈永杰,叩见皇上。”
“三试七名试子韩希栋,叩见皇上。”
几人说完后周帝赐诸人平身,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卫谦,目光收回后看向韩硕和熊叔迎:“开始吧。”
熊叔迎看向卫谦:“周朝的军纪是什么?”
“一听从指挥,令行禁止;二严守岗位,履行职责;三尊干爱兵,团结友爱;四军容严整,举止端正;五提高警惕,保守秘密;六爱护武器装备和公物;七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八拥政爱民,保护百姓利益;九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貌;十缴获归公,不虐待俘虏。”
随后走到樊舒同面前:“周朝军纪八个注意是什么?”
“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朝堂外的文武大臣在外静静等候,不多时从大殿走下一个小内官和站在大臣身边的内官耳语几句又跑回大殿。
“武试殿试第一轮口试结束。”
内官略一清嗓通传道,一旁两个内侍赶紧抬了张木桌上摆一香炉,桌子摆好这内官将手中小指一般粗细的香用火折子点燃插入香炉中:“第二轮笔试开始,诸位待一炷香过,皇上会传诸位大人入宫评断。”
文武大臣听完后手中抱着玉牌皆是浅浅一礼,卫昼炎一礼抬起头正对上太子李创的目光。
见卫昼炎并不搭理自己,李创走到他面前:“卫谦自小跟着将军耳濡目染,这殿试应当是小菜一碟,文支在此先恭贺将军教出虎子,待卫谦状元红袍位列五品,年纪轻轻他日必定前途无限!”
李创一番话引得李淮李澶凌注意,二人看着卫昼炎波澜不惊甚至没有看李创一眼:“小儿愚钝,侥幸入殿试,不论成绩如何他只需对得起他自己便好,日后前途无愧于心便好。”
李创点点头:“卫谦天真烂漫,张扬潇洒是我辈中的好儿郎,文支甚是赏识,也不知殿中都会问些什么问题,出些什么考题呢,真是好奇,不过这些时日卫谦也是受惊辛苦了,不如明天将军带着卫谦一同来到东宫坐坐,文支哪儿可有副好鞍,专门庆祝卫谦高中的礼物。”
“劳太子费心,明日起卫谦随他祖母去寺庙斋戒三日。”
“这样啊。”李创拉长声音道,不甘心的又说道:“那三日后文支去将军府亲迎小卫谦。”
卫昼炎面无表情转过脸瞥了他一眼不再言语,李创面上仍然挂着那副友善亲和的笑容一点也不因卫昼炎的无视与不屑而变化。
香灰一点一点的掉落直至最后的香化成一缕轻烟……
“武试殿试第二轮笔试结束,试子退场,进殿。”
伴随着内官的通传,文武大臣列队一一缓缓步入大殿,两轮后,纪相、张相、十一谏官列队;卫昼炎、猛虎大将军熊叔迎、禁军统领韩硕、十七武将列队。
由两位宰辅带领文官翻看言官记录下的口试答复及临场反应的摘要还有七位试子的笔试答卷排兵布阵,再有武将分析笔试的可行性与军事排兵领兵能力。
这武试最后的分数,要由二十八位在朝中举足轻重的官员历时三日选择出,三日后在全国公示,十日后加封拜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