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句软萌的“谢谢奶奶”,她撒娇地让常秀香把骨头上的肉弄下来,“妈妈,肉,我要吃肉。”
“好好好,这就给你弄。”常秀香放下筷子,耐心地给熊雅婉剔骨头上的肉,没有一点烦躁,或者要把熊雅婉碗里的骨头分给她的大儿子熊平安、二儿子熊喜乐,她的眼睛里只有熊雅婉,只一心照顾着这个小闺女。
熊平安、熊喜乐呢,没有因为常秀香不照顾他们,阮宝君不把肉骨头分给他们就大吵大闹的,兄弟俩安安静静地捞着碗里的碎肉吃,也不会吃独食,要把碗里的肉给全部抢完,等大人们夹了肉了,他们才会跟着夹,吃相虽然算不上斯文,可也不会狼吞虎咽的,没有个样子。
熊有业、熊有勤都是当爸爸的人,更不会出现胡成才那样的情况,为了点吃的,用尽各种手段,连孩子的口粮都抢。
他们见自家的媳妇都顾着闺女吃饭,自己却吃不上几口肉,就把他们的那份肉拨到了自家媳妇的碗里。
都说孩子的行为,可以反映出家长的。
熊有业、熊有勤会这么的宠自家的媳妇,当然是有熊大壮这个大家长做了足够的好榜样。
有好吃的,宁可自己饿肚子,也先让自家老妻吃饱喝足了。
胡铭在心里对比了胡家和熊家的吃饭情况,脸颊不禁微微泛起了红来。
熊家才是有家的样子,他们家简直是杂戏团。
熊雅如担心胡铭吃不好,一直给他舀着肉汤。
等他吃好了,放下筷子了,熊雅如还追问他,“吃饱了没有?”
“嗯嗯。”这是他长这么大,吃得最舒心的一次。
耳边没有吵闹,眼前也没有你争我抢的画面,大家和谐地吃着饭,偶尔说着闲话,简简单单的,却让人在心底泛起暖暖的涟漪。
饭后,邓满月、常秀香收拾碗筷,其他人坐在堂屋里消消食。
熊雅如惦记着胡铭的事,趁着家里人都在,她说了胡铭的事,想集思广益,帮下胡铭,“……他在他家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饿死。”
胡铭不想待在胡家了,他看向了熊有业,“叔叔,可以让我住在祠堂里吗?”
祠堂是村民们休闲的地方,也是村里干部办公的地方。
有厨房、院子、戏台,宽敞的很。
“住祠堂呀……”本来,胡铭不过是个小孩子,祠堂哪个角落不能塞,就是胡家那边,看着是对胡铭不上心了,虐待的事情都能够做出来,可真的把胡铭安排在祠堂,他们知道了,不得跟他闹起来?熊有业同情胡铭,可也得考虑一家的老小,不能让老小去承受胡家的胡搅蛮缠,再加上现在这个年代,不管哪家孩子都很多,房间也都紧张,今天安排了胡铭住祠堂,其他人肯定也闹着让自家孩子住进去。
这口子一旦开了,祠堂得要被挤爆,每天都乱糟糟的,不好管理了。
熊有业沉思了下,就对胡铭说,“这样吧,过几天会有城里来的知识分子在我们村里劳动改造,暂时安排在牛棚旁边的小窝棚里,条件虽然刻苦点,可开火都是dú • lì的,村里也会给这位知识分子口粮,你如果能够跟他合得来,你的吃食住行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