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一家听了林氏的话很意外。
娟秀招呼两人坐下:“快坐快坐,别急,慢慢说。”
她忙着要给两人倒茶,又张罗吃的:“你们肯定没吃饭,我给你们弄点去。”
林氏连忙阻止她:“不用了,我们在镇上吃了回来的,还给你们带了点心。”
林伊从背筐里把枣泥糕拿出来放在桌上。
胡奶奶嗔怪地瞪林氏一眼:“瞧你这孩子,还买点心,跟我们客气啥。”不过态度倒是亲昵了几分。
见过礼后,林伊知道了那两个少年是娟秀的儿子,大的14岁,叫大强,小的12岁,叫小壮,两兄弟长得和娟秀很像,言谈举止颇为有礼,在小山村里算是比较出众的。
林氏把自己的事情简单说了下,并拿出自己的户籍交给村长。
胡奶奶听了拍着林氏的手道:“回来也好,不用受那家人的蹉磨,我早说那家人不是好东西,嫁不得,偏你爹,唉……”她猛然想起,问林氏:“你回过家了吧,他们是不是不让你进家门。”
林氏眼圈一红,点点头。
胡奶奶一挥手:“不认你最好,你爹一家沾不得,沾到了只有你倒霉,以后划清界限别来往,你们不是要落户吗,让你大叔给你划块好地,你们建了房住着好好过日子,别理他们。”
她和李氏合不来,看不惯李氏到处翻是非,再加上李氏在背后说他家贪财小气,传到她耳朵里了,她更是厌烦李氏。
刘村长听了胡奶奶的话,点头如捣蒜,从知道林氏母女要在村里落户,他脸上的笑就没停过,太不容易了,南山村终于迁进新户了,年底县里考核业绩他不会被训了。
他打定主意,这母女俩处境艰难,既然选中了南山村,他就一定不会让她们失望,定要护她们周全。
他向林氏承诺:“你决定搬回来没做错,别的不敢说,至少你们在村里落了户,没人敢来欺负你们,如果谁想有啥过分要求,我会替你做主。”
林伊和林氏惊喜地对视一眼,刘村长这是表明了态度,要为她们撑腰啊。
林氏很心急,问村长能不能先把宅基地划给她们,她们好早做安排。
刘村长想了想,问林氏:“我这里的地要说好也不算多好,你们对位置有没有要求,我照着你们说的给你们看看。”
林氏看向林伊,问她:“小伊,你想要啥样的地?”
照林伊的意思,房子别建在村里,她不想离林家人太近。
最好是像栀子家在山脚下,离村里有段距离,但又不是太远,还清静。
林伊以后想上山打猎,住在山脚下,可以悄没声息地把猎物拿回家,要是住村里,扛回来全村人都知道了,林家人若是讨要,给还是不给?若是他们吃顺嘴了,自己不是相当于给他们扛长工,林伊才不得干。
想到这,她问刘村长:“山脚下有没有地,我和我娘这样的身份,我想离村里远点,我们关起门来过日子,是非会少点。”
刘村长一拍大腿:“还真有个地方符合你说的。”
他看向屋里几人,“陆老头那地我觉得行,上面还有间屋子,他走了几年了,那屋子没人住,里面还有几样家俱,玉芝过去住正好,连屋都不用建。收拾整理下,今天就能搬进去。”
林伊母女听了大喜,还有这么好的事,连忙询问具体情况。
刘村长给她们详细解说了一遍。
这人林氏也认识,是村里的孤寡户,也是个不幸的人。
他年轻时娶过三任媳妇,可惜都早死了,连个孩子都没留下,为了给媳妇治病,田地家产全部变卖,只剩下他光杆一个,穷得连多余的衣服都没一件。
就有传言说他命硬克妻,是个不详之人,虽然他形象不错性情也好,却没有人再愿嫁他,他自己也灰了心,在山脚简单地搭了个窝棚栖身,没有田地,就靠着在山里打点野物过活,和村里人少有往来。
他慢慢攒了点钱,雇人工拆了窝棚盖了土坯房,日子渐渐好过起来。
后来有不怕死的寡妇表示愿意嫁给他,可他习惯了一个人生活,不想拖累旁人,所以一直独自住在山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