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翔是天启戊辰年进士,字巢轩,浙江山阴人,虽是东林党出身,却不向那些只知道贪污索贿的东林党人一样,而是心怀忠义,对大明忠心耿耿,崇祯驾崩时,他本欲辞官归家,可又想到永历天子年纪尚幼,为了扶保幼主,不得不在朝廷上虚与委蛇,现在张四知和刘理顺等人摆明车马,提议给李兴之加九锡,封王爵,他知道自己再不能视而不见了。
“臣等附议……还请陛下和两位辅政王明察。”
左春坊庶子马世奇、翰林院检讨汪伟、太常少卿吴麟征、等五十余名朝官一个个拜倒在永历天子的御座前。
历古以来,各代王朝就不缺忠臣孝子,在张四知和刘理顺等人提出请封李兴之王爵的条陈后,这些忠于大明的勋贵文臣不约而同地站了出来。…
“好啊、好啊……丞相不在京师,你们这些牛鬼蛇神终于忍不住要跳出来了,全部给本官解送镇抚司大牢,听候发落。”
张四知大怒,左右自己已经被扣上了李兴之同党的帽子,索性就要将敢于反对自己意见的官员全部捕拿。
“张阁老稍安勿躁,丞相封王之事,兹事体大,诸臣也是为了丞相声誉着想,你们看是不是等丞相回朝后,看看丞相之意再说?”
朱常洵坐不住了,他并非一无所知的平头百姓,自然知道加九锡封王的意义是什么,历代权臣可都是先加九锡,然后再行改朝换代之事的,现在受制于人,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效仿他老子万历帝,用拖字诀,先将乾清宫内这五十余大明忠臣保下来。
“福王殿下,天子有明旨,丞相总督内外军政事宜,诸官居然敢污蔑丞相,真是大逆不道,本阁身为朝廷首辅,断不能坐视不理,锦衣卫指挥使马三德何在,速将一众犯官以谋反罪捕拿入狱,待三法司会审后,堪定其罪。”
刘理顺到也光棍,既然做了,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将朝堂上反对的意见压下去,将李兴之封王之事给坐实了,也好在李兴之回朝后邀功请赏。
“末将领命……来人啦!”
马三德轰然领命,李兴之出师之前,就是将京师的安全交给了他和张邵谦,这两个月以来,河南战事吃紧,张邵谦整日价的呆在军营主持训练事宜,京师的军务基本都压在他头上,他自然不愿意朝廷上还有反对李兴之的声音。
在福王朱常洵、德王朱由枢二人惊骇的目光中,数百名锦衣卫一拥而入,对着那些义正言辞的一众勋贵文官举起了手中的绣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