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个带一个,自动安利,板栗沟很快成了本省中产阶层最爱的疗休养度假胜地——饱受失眠痛苦的成年人,可以在这里享受到高质量的睡眠,爱玩爱动的孩子们,也能跟着导游上山摘香菇、下河摸螺蛳,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火盆边,还能烤洋芋、烤红薯、烤花生……体验一番山居之乐。
除了民宿和乡村旅游业之外,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初那个由农大植物保护学院申请开辟的试验基地,居然也为板栗沟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经过连续四年的研究开发,农大的专家团队终于从那种变异膨大菌里,提取出了可以有效提高人工种植菌菇产量的玩意儿,具体叫什么,那名字太长了,村里没人记得住,他们只知道,自从这个说不出名字的玩意儿投入市场之后,作为试验基地的股东之一,板栗沟每年的集体经济账户上,就平白多了上百万的纯利润!
据两位教授说,这还是刚起步呢,等到这种提取物被市场认可,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工种植菌菇都开始用他们的东西,别说一年上百万了,上亿也不是不可能……
沈凯平第一时间就召集的全体村民开大会,目的只有一个:务必号召全村村民,保护好农大的这块试验基地!保护好他们村这只下金蛋的母鸡!
“沈书记您就放心吧!从今天开始,我们联防队24小时排班!肯定眼睛都不眨一下,给村里盯住这块试验林!”负责村联防工作的小伙伴拍着胸脯保证道。
据说教授们已经在林子里安排了其他实验,也是会出成果的那种。
板栗沟的村民们虽然都没什么文化,平均学历连初中都不到,但他们知道,“成果”就意味着“成果转化”,就意味着,那片林子里可能会养出第二只、第三只能给村里下金蛋的母鸡!
村集体有了积蓄,从前那些村里人想都不敢想的福利,敬爱的小沈书记也很快给他们安排上了——
现在,村里的孩子们上学有班车接送,回村之后也不用回家干活,先送到托管中心,那里有值班老师负责给孩子辅导作业,村里还管一顿点心,绝对饿不着。
村里的老人也没闲着,沈凯平效仿上唐村,也在板栗沟搞了一个民俗体验中心。林下香菇种植基地几乎每天都能采到一大批菌盖开的太大、不符合收购要求的香菇,这些香菇以前都是贱卖出去的,可现在,沈凯平不卖了!
他让人把这些淘汰的香菇收回来,招了一帮腿脚不便、不能进山采香菇的老人,每天就负责在体验中心处理香菇、熬香菇酱!
板栗沟盛产野山菌,村民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独特的熬酱技巧,熬出来的野山菌酱鲜美无比,那味道一出来,游客们走到这里,顿时就走不动道儿了。
哎哎,不是他们嘴馋,是香菇酱先动手的……再说了,一瓶200克的香菇酱才十块钱,亲眼看着熬出来的,那可比在超市买的香多了!
就这么说吧,但凡是吃过了板栗沟的香菇酱,就再也吃不下超市里买的那种香菇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