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介绍,秦宝山也来了兴趣:“抗日的学生?”
当鬼子入侵之后,虽然占领了中国,但是,到处都有不甘心成为亡国奴的人,开始组织起来了一支支的游击队,开始了可歌可泣的战斗,因为太普遍,太多了,所以,就连秦宝山也不能完全了解。
哪怕是在北平,在鬼子的心脏附近,也是有一支游击队的。
当年,卢沟桥事变后,鬼子占领了北平和天津,没多久,在北平近郊及西山一带迅速出现了一支抗日游击队。这支队伍和其他的不同,他们戴着红兰袖箍,自称为国民抗日军。表面看起来是他们自发组织的一个武装力量,其中有不少的青年学生,就被老百姓叫做学生军了。
当时的情况下,农民对这支部队也是相当的支持,纷纷报名参加,这支部队迅速发展壮大,成立了三个总队,一总队南下门头沟、长辛店,二总队驻温泉,三总队东过清河,部队发展很快,迅速地增加到了3000多人。
同时也就成为了鬼子的心腹大患,他们把这支部队叫做西山chì • fěi,显然鬼子也是知道的,这样的一支部队,必然是有八路军的影子在里面的。
后来,随着鬼子扫荡的加剧,这支部队中的不坚定的分子纷纷离开,人数规模缩小,也跟着转移离开,前往冀东地区了,直至到了1938年,重新被整编成为了晋察冀军区五支队的这支部队,重新回到了平西,建立起来了五分区政权,和冀东根据地遥相呼应。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平西抗日根据地迅速地发展壮大,在北平西部的山区里面不断地活动,逐渐地扩大起来了根据地。
赵秀红的意思是很明显的,就是要确保秦宝山等人的安全,他所说的接应熊正的任务,也可以帮助他完成。
这样一来,秦宝山再也没有什么话可以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