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回到古代当赘婿>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论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论商(2 / 4)

颜玉卿可是百岁老人,二十年前就是八十岁,足可见这个时代的某些读书人的恐怖之处了!

“第二个大计划是京杭大运河计划,南起余杭北至涿郡,贯通中原五大水系,届时南北再无分治的可能,当然这只是一方面的好处,事实上大交通计划和京杭大运河计划真正获利的是民,颜师应该知道商这一职业于天下的作用,商在天下扮演的角色像是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林寒给颜玉卿解释到,这些计划哪怕是林倬都不知道。

“流水不腐的道理老夫的确懂,但是商者逐利而不创造利益,何来百姓获利一说?”

对于林寒的说法颜玉卿却是皱了皱眉,重农抑商是这个时代的特色,当然最根由的就是颜玉卿的这一句话了,商人逐利而不创造利益。

“小子举一个例子吧,一头牛大概就是三四惯钱的价钱,而且很多时候都是有价无市,现在大宁手握北疆却是不缺牛,但疆的牛从北疆运到关中三四惯钱的牛卖的话可以翻一番,或许大部分人都会暗骂牛贩子黑心,不过颜师可曾想过现在路不通,从北疆到关中行军都需要半个月,赶牛的话大概需要的时间更长,一路上住宿人吃牛嚼都是需要钱的......”

林寒苦笑一声,对于重农抑商这个问题他一时间也不会有好办法,他也只能尽量的描述商人的作用。

“是这个道理......”

颜玉卿模模糊糊好似察觉到了什么但又好像听的一头雾水。

“抛却这些路上的花销,真正落入牛贩子手里的却也没几个子儿,但是如果路修好了,月余的路程七天就走完了,那么这多出来的消耗不是就省下来了,北疆牛的价钱虽然一定比关中牛价高,但是大抵上也就高个一贯左右,也就是牛价可以从八贯降到五贯,牛还是那个牛,但这不就创造了三贯钱的利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