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明末中兴大帝> 第3章 廷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章 廷议(2 / 4)

北边的局势更不用说,松山之战大败后,大同、延绥、蓟辽等地的明军损失殆尽,朝廷在北方几乎无可以调用的兵力,更加要命的是,原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兵败之后,居然投降了后金,为后金的皇太极和多尔衮出谋划策,转过头来进攻大明王朝。

不客气的说,整个北方朝廷唯一能够调遣的兵力,就是驻守山海关的边军。

可边军是那么好调遣的吗,山海关乃是大明朝廷抗击后金鞑子的屏障,一旦失去山海关,意味着后金鞑子可以长驱直入,直接进入北方,直接进攻京城。

相比流寇李自成,后金鞑子的威胁更大,再说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早就有了拥兵自重的味道,就算是皇上下旨予以调遣,也不一定乖乖的领兵前往京城。

可不调遣边军,则北方无可以抗击李自成和护卫京城的兵力。

至于说名气很大的京营,早就稀烂,没有任何的战斗能力。

局势已经到了这一步,朝中有些大人可能明白了,这大明王朝怕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肃立在前方的朱慈烺,更加的清楚明白,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李自成就要攻陷京城,大明王朝将要轰然倒下,随之一同倒下的,有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有他这个皇太子朱慈烺。

早不穿越晚不穿越,偏偏穿越到崇祯十七年皇太子朱慈烺的身上,这运气也是绝顶了。

穿越之前的朱慈烺,好歹也是国家的公职人员,正处级的领导,见多识广,虽然这样的穿越让他内心不爽,暗地里无数次的咒骂老天,不过一切既成事实,埋怨没有任何作用,反误了卿卿生命,所以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就是冷静面对。

等死肯定不行,这不是朱慈烺的性格,他在争取,争取到对自身最为有利的局面,如果争取不到,那就只能够铤而走险,想方设法逃出生天。

按照朱慈烺对历史的了解,当下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赶在李自成围困京城之前,迅速前往南京,首先保住性命再说,至于说到了南京该怎么做,那是下一步考虑的事情了。

当下最大的问题是,父皇朱由检猜忌之心太重,毫不犹豫的否定皇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的建议,朱由检担心朱慈烺前往南京之后称帝,担心大唐马嵬坡事件在明朝爆发,一直到这个时候,朱由检还在幻想着抵御李自成的进攻,以为朝廷能够凭借吴三桂率领的边军打败李自成、护卫京城,以为凭着皇帝的天威,能够一呼百应。

朱慈烺可不能够有丝毫的幻想,时不我待,每耽误一天的时间,就意味着他这个穿越者朝着死亡的境地更近一步。

虽然仅仅穿越半个月时间,不过朱慈烺已经尽全力了,在母后前来探望的时候,朱慈烺不仅仅暗示了前往南京监国的想法,还隐晦的提醒母后,此事需要有朝中的重臣提出来,这样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当然,最为关键的一步,还是朱慈烺亲自去争取,争取得到父皇朱由检的首肯。

皇宫之内同样不安宁,曾经有朝中大臣提议,让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前往南京,朱慈炯是朱慈烺一母所生的亲弟弟,朱慈炤则是田贵妃所生,田贵妃虽然病逝一年多时间,可影响还存在,能够提出来这等建议之人,肯定是与田贵妃关系走得近之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