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血狩穹苍> 第七十八章 冠勇将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八章 冠勇将军(1 / 1)

“宣读先皇遗诏。”姚常厚平静的吩咐太监。

一名年轻太监接过诏书,站在大殿之上开始宣读先皇遗诏,宣读毕又拿着遗诏到下方给各位官员过目。有的官员会细细品读遗诏里字里行间的含义,有的则只是匆匆扫视算是看过。但遗诏传阅到一半,一名中年官员走出来,高举圭板跪下。

“微臣恭请殿下即刻就位以稳朝局。”

有人带头,很快朝堂上跪下大半。

“微臣有一事不明,为何严威严相不曾上朝。听闻严相昨晚被奸人所杀,不知与先帝宾天可有关联。”就在众多恭顺声中,一名年近四旬文臣上前,也不跪下,开口便问。

“无礼!”一旁位列武官首位的袁义承怒斥。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微臣只是心有不明,还望殿下能解惑。”那文臣也不怕,仿佛一身诤骨,就算是死也在所不惜。

“带上来!”栗源原本就隐身在大殿门旁的阴影中,此时站出来朝外对羽林卫吩咐到。

那羽林卫领令匆匆下去,过得十息牵着一匹高大的战马进入大殿中。只见那战马身后拖着相互捆绑在一起的羯兵首级,大部分首级因为摩擦已是血肉模糊,但仍然能让人一眼认出是羯人的头颅。

作为文臣的大人们很少闻到如此浓烈血腥腐臭味,瞬间一个个捂住口鼻,但胃里的翻滚使得他们弯起腰来。那名前一刻还铁骨铮铮的文臣已经脸色苍白,可此时他想退也没法退。

随着战马一起进来的还有秦十三,此时他身后跟着五名戴着枷锁的囚犯。

“让他们说出来!”姚常厚站在龙椅下,厉声说。

秦十三躬身行礼,回身引着一名囚犯跪到前方。那名囚犯光是看一眼秦十三,都会全身颤抖。

“把你知道的说出来,以后就没事了!”秦十三温和的说,如同亲人的叮嘱,但听在囚犯耳中有如恶魔的呓语,赶紧的点头,恨不得把头点断。

“我说,我都说。但不是我主导的,也不是相爷主导的,是二皇子的意思,他非说恐怕没法阻止栗先生进临安,只能借助羯人的力量才行,这才让相爷出面以百两黄金、十匹锦帛、三名美人的价请来三百羯人打谷队,让他们守住绉兰原,确保不会让任何人通过。”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轰然而动。绉兰原是什么,是上天赐给大周朝最后的演兵场。如果有天要反击羯人,绉兰原就是最好的操练兵马要地。同时绉兰原也是重要的战略地,刚好处在定、蓟、秀风、云苍四州中心位置,四州的交通枢纽也从这里经过。那堂堂二皇子,竟将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透露给敌方知道,还花重金将他们请过来熟悉环境,简直已是不能用言语形容的愚蠢。

袁义承光听着就能恨得牙根痒痒,手握拳头捏得咯吱作响。

那名出言刁难的文臣惊得浑身颤抖,一下跪在地上。要知里通外敌的罪名可诛九族,即便是皇子也是满门抄斩的重罪。而更重要的是,这时勾结羯人,那是会亡国的。是个傻子也知道羯人对大周朝觊觎以久,现在居然把自己的肚皮露出来给敌人看,已不是作死那么简单,简直就是在拿整个大周朝来为他陪葬。

“光听你一家之言不算,下一个。”姚常厚挥手喝退这名严府管家。

下一个比严府管家更不堪,还不等秦十三过来,就在原地快要崩溃,不停的磕头说:“我说,我说,我全都说。”

这人是吴定远的亲卫,但在吴定远带着二皇子逃出临安城时被留下来,结果落在秦十三手中,可以想见他经历过什么事。当着诸位大臣的面,他将吴定远与羯人勾结的事,还有与朔方、秀风、云苍三地驻军串通的事全说出来,甚至将那陈贵妃出资刺杀栗源的事也一并交待,还真是毫无保留,比掏心窝子还干脆。只是他说的内容让在场的大臣们更加目瞪口呆,因为想不到他们会如此胆大妄为,即便那皇权诱人,但也得有所底线才是,可他们连起码的底线也已不要。

接下来是秀风州叛军的供词,还有二皇子府上管事的口供,以及陈贵妃宫里太监的供词。这些供词可以相互印证,无论是时间还是事项皆可对应,与那一地羯人首级形成可以关联的铁证。

“众卿可还有疑问?”姚常厚站在高台上质问。

“没有了。”众臣齐跪同称。

“着大理司、刑部、御史三处会同,细研侦办,所有相关人等不得懈怠。”

“臣领旨。”三处的首脑都在,齐声称是。如此做派就是为将严威、二皇子外通敌国的事办成铁案,今后无论是谁也不可能为他们翻案。

“微臣恭请殿下即刻即位,以稳固朝堂政局。”这次是袁义承站出来带头请旨。

姚常厚没有接话,而是看向高台下众人。

站在袁义承身后一干武官也跟着出列,跪下齐声称:“微臣恭请殿下即刻即位,以稳朝局。”

朝堂之上原本就属武官人数来得最齐全,现在抢得先机,众人和声之势有如气贯长虹。那些习惯在严威带领下碾压武官的文臣们心里都不是滋味,天终是变了,变得不再适宜于只会鼓噪唇舌的他们……

终于文臣们也站出来恳请太子姚常厚登基,经姚常厚三次谦让后,在建隆帝宾天后的第二天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兴庆,姚常厚也被后史称为兴庆帝。

登基后兴庆帝立即颁布一系列政令,最重要的一条就拜栗源为丞相,拜袁义承为忠勇伯。袁义承原本就是忠勇大将军,此次封为忠勇伯其实只是虚职,是兴庆帝对其失去孙子的安抚之意。

此后还有一系列的封赏和贬责,而在近百条政令中,有条不起眼的政令却干系到何乐,那就是何乐被封为冠勇将军,从三品。其实也算是虚职,但在他的职务说明上有注明,节制广陵、江夏、开、卞、幸五州兵力。如此一来可就是了不得的事,因为袁义承将军也才节制朔方、秀风、云苍、兮、蓟五州兵力,仅是多兼有定州羽林卫副指挥使的职责,正指挥使自然是兴庆帝自己。

由此可见何乐在兵力调度上已基本与袁义承老将军相等,相当于他是直接越过众多武将几十年资历堆积,一步跨入大周朝权力核心圈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