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血狩穹苍> 第八百八十七章 君臣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八十七章 君臣言(1 / 1)

何乐走出丞相府邸后,便立刻快马加鞭直奔皇宫而去。皇宫外负责守卫的羽林卫见到身穿便服的何乐,第一时间并没有认出他来,于是将他拦在宫门外。何乐不得不展开自己的样貌,让这些人看到自己,于是众羽林卫们纷纷跪地行礼。

何乐也懒得理会他们,而是直接来到皇宫内的大殿外,找来一名小太监,让他去向兴庆帝汇报,就说自己回来了。

何乐站在大殿外等了有一炷香的功夫,便看到从深宫内院跑出一队十来人的管事太监。他们匆匆忙忙跑到何乐跟前,先行了大礼后,这才由一名大太监领着何乐前往偏殿。

此刻兴庆帝正在偏殿内用午膳,四周一片安静。

“何爱卿回来了啊!快来坐,先陪朕用过午膳再来说话。”兴庆帝坐在高台上,面容温和的招呼着何乐。

到此时,何乐也不敢太过托大,毕竟他也知道君臣之礼。尤其是许楚前辈曾经提过的怀疑论后,他也开始考虑得为大局着想,所以也试着改变自己的日常处事作风。就比如现在,见到兴庆帝的时候,他立刻三两步跑到兴庆帝跟前,行最标准的君臣大礼。

兴庆帝还是第一次见何乐对他行如此认真的礼,所以有点惊讶,甚至停下正在夹菜的手,有趣的看着何乐。作为帝王,兴庆帝算得上是勤俭,每天中餐只会吃很少的食物,也绝不允许宫内有奢侈浪费的行为。对于下属他也可以称得上宽宏大量的仁君,除非是那些站错阵营的叛军。

所以以往何乐的无礼,兴庆帝也都会忽略掉,不去计较。其中既有兴庆帝的大度,也有兴庆帝的多重考虑,而不仅仅只是信任那么简单。里面既包含有深刻的用意,毕竟在兴庆帝初登大宝之际,他所处的环境就严峻非凡。

也正是因为兴庆帝深知大周朝处在内忧外患中,他才不得不去启用新人和新的班底,以对抗旧有的权贵阶层。尤其是有些权贵还曾经在他父皇登基时出过大力,他不能够把事情做得太绝。所以在如此困顿的背景下,也唯有启用何乐这样的年轻又毫无根基的新贵,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权力斗争中的矛盾,以均衡各方势力的角逐。

当然,何乐的无礼对于兴庆帝而言总归是种不太好的示范,毕竟自古皇权就讲究威严,所以当此刻何乐北地之行回来后,突然的转变让兴庆帝既是意外,也觉得是件好事。也因此他只是坐在皇位上看着何乐,却并没有起身作任何表态,而是欣然接受何乐的君臣大礼,以此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做个重新定位。

何乐自然也明白兴庆帝的心境转变,不能说兴庆帝因为政局稳定就立刻变得傲慢,而是他从来都是帝王,在此之前则是太子,原本就属于凡人世界当中的顶层人物。之所以对他何乐礼遇有加,并且宽宏大度,不是因为他有多需要何乐,而是他愿意培养何乐。

这是两种概念,但往往很多人会混淆。

而何乐在许楚前辈提醒过后,也同样的有了清醒认识,他认识到自己如果想要去做那些事情,就必须做出改变。无论他已经有多么强大的修行实力,但终究凡人的世界就必须用凡人的方式来解决,他就必须要依赖于凡人的世俗权力。这一点不是何乐能够通过修行改变,无论他的修行能够达到多么高的层次,但凡人的世俗权力很难被改变。

现在随着何乐所筹备的事项越来越集中,他所计划的行动也已经箭在弦上,此刻他反而会更加依赖于世俗的权利,而并不是他本身的实力。明白关键所在的何乐,才会放低身段与兴庆帝合作。

是的,现在何乐与兴庆帝之间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君臣的关系。但‘合作’的念头只能存在于何乐心里,反而在表面上何乐会更加的恭顺于兴庆帝,绝对不会表现出任何的忤逆和背叛。

“爱卿这次回来,可要好好休息一下才行。”他们君臣二人用过午膳之后,便坐在偏殿当中以闲聊的方式进行对话。

“微臣这次进宫也是因为有急事必须向皇上禀报,一来是微臣从北地的迁来一批工匠,此前微臣已经擅自做主,将他们安顿在城南十里。并且在那还临时建造好一座小城,供他们居住。”何乐边说边跪下,向兴庆帝请罪。

兴庆帝轻轻地摆摆手,没有做任何的表态。

“现在临安城内人多嘴杂,并且他们做的那些尝试都是危险致极的行为。所以微臣觉得,最好的是将他们放在一处比较偏僻的地方,既便于他们冶炼矿产,也便于做那些危险的尝试。所以才擅自做主,建起一座简易的城市,供他们居住。并且还替那小城取好名字,就叫作乐冶城。快乐的乐,冶炼的冶。”

要说何乐也算是胆大妄为的人,他完全就没有绕任何的弯弯道道,而是直接向兴庆帝说出真相。并且毫不掩饰的告诉兴庆帝,他就连那座新城的名字都已经取好,而且那新的城市名中还带着乐字。

兴庆帝微笑着听他说完,依然没有做任何的表态。对于他而言,只要何乐愿意说出来,他就可以不去计较。他唯一厌恶的,甚至可以说是防备的就是那些胆敢背着他暗中搞小动作的小人。

至于何乐这样的性格,兴庆帝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欣赏,到如今他见何乐依然是如此直率的性子,也是让兴庆帝很满意。

“乐冶城,好名字!希望北地的工匠们也能够安居乐业。”兴庆帝琢磨着城市名,还故意说错会意。

“德新,你过来。传我的令,赏乐冶城粮食一千石,布帛一百匹,纹银一千两。骡马五十匹,力牛三十头,生畜二百头。另,免乐冶城赋税五年。凡塀冶城旧民,每生育一子赏银二两。”兴庆帝很随意的颁布着对乐冶城的封赏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