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德奖并肩步入了卫国公府,看到左右无人,程处弼这才压低声音道。“我说德奖兄,你这话可莫要乱说。”
“这可是我的志向所在,谁会成天挂在嘴边上。也就是觉得贤弟你挺投缘,才会说出来。”
“怎么,莫非你觉得我的志向有问题?”
“……德奖兄,我总觉得你行侠仗义,不是不可以,但是你也莫要忘记了,如今大唐四海升平,吏治清明。”
“而且,当今陛下更是难得的一代明君。”
“你说的没错,正是因为如此,愚兄我才会游历异国,也好找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程处弼看了一眼这位满脸唏嘘感慨,几乎想要扼腕而叹的李浪子。
嗯,看来这货不是没明白,古代的那些能够名垂青史的侠客中,程处弼所知道的专诸、聂政、要离、荆轲。
全都是因为抄刀子捅当时的诸侯王,甚至是秦王而留名于青史。
但是现在,大唐皇帝陛下就是他爹的顶头上司,再说了,大唐现如今可是贞观之治,这么好的政治和民生环境。
他想要行侠仗义,也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难怪这货会冒险乘舟窜去倭国行侠仗义。
一思及此,程处弼忍不住小声地吐了句槽道。
“其实扬名立万的机会多得的,没必要非要挑一条最危险的路。”
听到了这话,李德奖直接就乐了。“怎么,难道扬名立万也还能够有捷径不成?”
看在他是军神伯伯亲儿子的份上,程处弼觉得自己有必要扭转一下他那过度偏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