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自吉除莱州折冲都尉之职,调任岐州折冲府任果毅都尉。
曲飞扬流放北庭都护府。
蒙学顺理成章地成立。
心思敏捷的官员恍然发现,这件事,从头到尾,最大的输家是黄县县衙,全被一网打尽,连站班衙役都开革回家了。
黄县的处理结果一出,各地为之震颤。
各地世家、豪强,发现大唐竟然会为蒙学出动卫军,瞬间老实下去。
太极殿内为此掀起一场争议。
“王相过分了。文官异地为官也就罢了,吏目也要流转,这得多少靡费?”
中书令马周第一个提出异议。
赵国公、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长孙无忌也有异议:“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异地轮转?王相可曾想过,之所以这些军职任用本地人,是因为他们对本地情况熟悉,可以尽快平息境内的异动。”
王恶叹了口气:“本官何尝不明白其中的难处?看看黄县就知道了,县令邱之风到任两年,县丞、县尉与莱州官员勾结,六曹胥吏与当地各豪强勾结,堂堂县令,连不良人都指挥不动。”
“固然邱之风是能力不足,可这样盘根错节的属下,有几人从容掌控?便是有满满的规划,有充沛的能力,怎么也得花一年时间才能掌控。”
“如果是吏目也参与流转,哪怕只是其中一部分,县令也不至于孤立无援。”
“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启用本地人士,用意是好的。可看看黄县曲氏,如此肆无忌惮地抵触朝廷法令,倚仗甚么?折冲都尉是曲氏女婿啊!”
“如此盘根错节,不加以限制,日后成为为地方毒瘤,甚至割据一方。”
王恶的理由让朝堂寂静下来。
无论你多不赞同王恶的看法,他指出的弊端你不能加以否认。
这是实实在在的矛盾,不能遗祸后人。
连李承乾、李明达都拿不定主意,只能将李世民请了出来。
事实上,这一次是自征服突厥之后最友好的争辩,虽然大家各执己见,却基本秉持公心,几乎未掺杂私心杂念。
两仪殿的议事依旧泾渭分明,王恶占一方,其他宰相占一方,双方的意见都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