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习惯了就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习惯了就好(3 / 4)

王霄一巴掌拍在了乌廷芳的挺翘上“这是你自己要求的,我这是在满足你的愿望,我这是在做好事助你为乐!”

远处天边浮起了火烧云,在田里侍候了土地一整天的赵国农民们,三五成群的返回各自的家中。

策马行走在通往邯郸城的官道上,王霄看着两侧随风荡漾的粟米田,用韩信点兵法粗略估算一下,就知道大致的亩产差不多是一石多一些的样子。

这个时代的农业产量受限于农业技术的落后,以及农具和大型牲畜的匮乏,所以产量是真的很低。

上古时期就有五谷的说法,而五谷之中的稻米虽然产量高,可却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所以一般只是在楚国种植。在这个时代里,并非是主流农作物。

北方缺水,所以北方诸国的主要种植农作物是抗旱的粟米,还有麦子。

这其中又以粟米为主,各国最主要的食物就是粟米。

再有的话就是菽,也就是咱们华夏原产的最重要的豆类植物,大豆。

平民百姓们,一般都是到了实在是没得吃的时候,才会去吃大豆。

至于原因,除了味道口感之外,那就是吃多了之后会胃胀排气...也就是放屁了。

你想想,走到哪儿就放到哪儿,四周人看到你都是皱眉摆手不断后退,实在是太尴尬了。

长平之战的时候,说是秦国的粮食比赵国的更多,所以他们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来临。

而实际上关中大地的粮食产量,在郑国渠修建完成之前并不算高,甚至还比不上赵国。

之所以能够比赵国更加能抗,那纯粹是因为巴蜀之地,天府之国的源源不断的产出。

李冰建造都江堰,从而在天府之国开拓出来了数百万亩的良田,这才是秦国最大的底气所在。

心中有些感慨的王霄,策马进入邯郸城之后,就对一旁的乌廷芳说“这么晚了我请你吃顿饭。”

乌廷芳有心不搭理他,可面对王霄的目光,她只能是低下头小声的回应“嗯。”

上古时代除了五谷之外,还有三牲六畜。

三牲指的是牛羊猪,被称之为大牲口是专门用来祭祀的。

至于六畜,指的则是牛,羊,猪,马,狗,鸡。这是可以用来作为食物的。

牛是属于战略物资,所以很少出现在平民百姓的餐坐上。

而羊昂贵,是士以上的上等人吃的。

猪的话,这年头杀猪技术与饲养技术都还不行,所以上不了台面。

马肉酸,鸡肉柴。最终能够大规模供应给市场的,反倒是只剩下了狗肉。

这邯郸城内的饭店,几乎都是狗肉馆。

到陌生地方吃饭,不知道选择哪家饭店更好的情况下,那就去看看哪家的客人更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