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巨贾传> 第四十四回 纳妾林萱悦(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回 纳妾林萱悦(下)(2 / 3)

“妾身是这么想的。”依良说道,“相公世代单传,急需子孙满堂,传承光大家业。妾身也想得明白,似相公这等身家,就算不是三代单传,也难免要纳妾的。”

“娘子如此深明大义,我是甚觉宽慰。不过,不管我纳几房妾,娘子都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要是哪个不敬重娘子,我绝不依她!”卢嘉瑞说道,“而且不管娘子生孩儿在前在后,都是我卢家的嫡传子嗣。”

“相公说的话要记牢了,妾身可是不会忘记的,要是以后想更改,妾身也会不依不挠!”依良微笑着,望着卢嘉瑞,说道。

“娘子只管放心,你是我的正房夫人,是我家的女主人,谁也替代不了的!”卢嘉瑞一边说着,一边把依良揽了过来,便要亲热。

“就相公嘴巴儿甜!”依良撒个娇,就投到卢嘉瑞怀里去。

过了几日,卢嘉瑞到三清道观,请吴道官择了个黄道吉日,就在下一个月的初八晌午以后,让文瀚、逢志和帮过礼的媒人聂嫂三人,带了四个脚夫,挑了四担布匹、衣裳、酒菜、果饼糕点等迎亲仪物,并请来的一顶暖轿,去到城南牛角街林羽琯家,把林萱悦就抬了,抬回到卢府里来。

林萱悦本也没有什么嫁妆家伙杂项,只带着两个衣服笼箱,穿上簇新的喜服,梳妆打扮一番,坐了轿子就轻身过来了。丫头桂香则背个包袱跟轿而来。既无吹打也不披红挂彩,新人轿子径直抬到后边堂前。

在堂前,聂嫂掀开轿帘,扶掖新人下轿,进厅里拜见家婆、夫君和大娘子。太夫人、卢嘉瑞和冼依良早已经在堂上坐定。聂嫂扶着林萱悦逐个向他们行礼。先叩拜太夫人,再叩拜夫君,再次叩拜大娘子。拜毕,然后逐个敬茶,敬茶毕,才扶回新房去。

先前,对太夫人和冼依良,卢嘉瑞只说这林萱悦是河北西路庆源府保州人氏,因逃避辽兵扰边逃到此地,爹娘已死,有个大哥叫林羽琯的,就跟大哥相依为命过日子。他大哥林羽琯是一位弹奏唱曲的乐师,以到别人家宅弹唱助兴或到茶馆酒肆弹唱讨赏谋生。自己是偶在茶馆喝茶听唱,碰到她大哥林羽琯闲话提起,才得知并认见林萱悦的。见到林萱悦之后,他就觉得不错,便萌生了迎娶的念头。

太夫人本来就说纳妾只要宜于生养就行,看这新人身板子不错,也不管新人来龙去脉那么许多。纳妾就是纳妾,又不是正妻,既不必讲什么门当户对,也不必计较彩礼嫁妆,孩儿喜欢,迎娶进来就行,关键是要能多多生儿育女。就算错了,回来觉得不合适,休了出去也是容易的。

冼依良则更不那么关心这林萱悦哪里来的了。既是卢嘉瑞说来就当听听罢了,她才应允了夫君纳妾不到一个月,便迎来这么个妙人儿进门来,也可算是神速。唉,纳了便纳了,来便来吧,依良真正关心的,只是这女子是不是泼赖妖媚之人,不要来动摇自己的正妻位置就好。她越是来得不正道不明白,门户越低微越卑贱就越好。

总之,林萱悦就这么成了卢嘉瑞的二房小妾,是为二娘,安排在跟大娘冼依良正房对轴的西侧偏房三间居住,与正房就隔着正厅与神堂,随身丫头桂香继续伺候二娘的起居。

从此以后的晚夕,卢嘉瑞有时在依良房中歇息,有时在萱悦房中就寝。

瑞恭荣筑造工坊建造张驹的房子尚未完工,就接到了两家造房的约请,一家是临街的楼房,一家是一个宅院。这下让卢嘉恭和柴荣分外兴奋,一接到约请就都进府来报知卢嘉瑞。卢嘉瑞在前面客厅与他们见面,卢嘉瑞让他们多找些工匠,各处同时开工,可以快些。

“镇上工匠倒还有不少,但有些年轻的生手,怕是赶不了工还做得不好!”柴荣说道。

“哎呀,柴荣你也真是的,这些泥水木匠什么的活儿,也并没有什么难做之处,什么熟手生手,照俺看来,做的都差不多,年轻人做得还会更快。俺看把这些会做的都叫了来,各处一同开工得了。”卢嘉恭着急,就想着有活计做,须得快些完工收钱。

“熟手跟生手做出来的活就是不一样,怎么能说都一样呢?就说你家传的砖墙砌法,与别家就有所不同,生手如何能砌的又平直又稳固又快呢?我家的木工活,那更是,熟手跟生手相差甚大!”柴荣说道。

“柴荣的担心有道理。”卢嘉瑞说道,“你说人家为什么来找瑞恭荣筑造工坊,把工程交给瑞恭荣筑造工坊做?不就是看着现成正在筑造的张驹的铺房好吗?再就是看看我这张薄脸。‘瑞恭荣’都做好了,在聊城出了名,做一桩又来一桩,做得不好,就会做一桩少一桩。咱们要把‘瑞恭荣’的招牌树起来,就要每一桩工程都做好,让主家满意,以后不但可以在聊城城里和下面镇上、乡里做,还可以到四围的州县做,有的是银子赚。”

“那也不能在这里慢慢的磨啊?有了活计不赶紧揽过来开工,人家等的时日太久,就不会交给俺们做了。”卢嘉恭说道。

“我看这样也行,你们中谁回镇上一趟,把镇上所有做过这筑造活计的都叫了来,机灵的、愿意学的也叫来,熟手跟生手搭配开,几个工地都开工。要让工匠他们熟手带生手,会的带不会的,带出一批溪头镇的能工巧匠来,往后还有很多的活计要做的。你们两个主要是巡查、监督、教导,保证工匠做活儿达到你们的要求。这样,既能同时开工建造,又保证建造得好。”卢嘉瑞说道,“如果熟手工匠实在不够,还可以先这样,几个工地不要同时做一样的活,错开来,比如这个工地做泥水,那个工地做木工,另一个工地开始做油漆,工匠轮换来做,都不耽误。”

“大哥这法子行,就这么办好了。”柴荣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