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前面的人靠着自己的本事考上无可厚非,后面的人靠着家室上得大学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
正视自己不如别人,才能让自己更拥有努力的动力。
只要能进入到这学校,那自己就是一视同仁,学费全免,食宿由官方承包。
当然,除了正常考核进来的500学生外,李适从军队中拉来了500十六到十八岁的学子。
他们不论是数学、还是语文都跟这些考入的学子没得比较,李适也不指望他们能比较。
李适只是给军队里面的学子提供一个平台而已,毕竟这才是自己的基本盘。
双方都有的公共课程是李适参考上辈子《政治品德》勉强拼凑起来德育课,讲得是忠君爱民,民族信仰和政治理论三部分组成,简单的说,李适就希望能培养出自己的子弟兵。
除这个以外,大学引入学分制,学分够了随时能毕业,当然也能继续待下去深造,走学术路线而不是政治路线,选择毕业的话,那基本上是包分配的,而且还是朝廷的岗位。
毕竟这年代识字的人就是人才,更不要说从大学里面走出来的家伙。
除了主要的科目《政治品德》科目拥有一定量学分外,还有就是诸子百家的选修课,行军布阵的兵家体系,甚至偶尔举行的比赛,这些都能赚取到学分。
还待在学校中没毕业的每位学生每年至少选择一门诸子百家的学科作为选修课,在获得老师认可后获得学分。
至于兵家体系,则以考验个人武力为主,兵家策略为辅,毕竟个人武力的强是实实在在的,兵家策略再强,那也是纸上谈兵,还不如实际去战场上打滚。
如果个人实力到达炼神反虚,那军队中一堆人抢着要,毕竟来这里的人,真没几个蠢的!
总而言之,这里充满了自由,李适希望从大学出来的学子能在这里开拓足够的眼界。
既希望他们能全面发展,同样也允许专才生存,从而成为自己的人才摇篮。
“多少也有几分天下英雄尽入吾彀的感觉啊!”李适相当兴奋。
“项王、范丞相,家主收到旧友叔孙通先生的来信不在家中,还请您见谅!”颜氏的仆人低着头,恐惧的看着项策羽与范瑾瑜两人脸色越发难看。
“无事,我们来得不是时候,下次来便是!”范瑾瑜和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