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一开始的时候肯定反抗很剧烈,如何物理安抚他们,就是夏侯婴的任务了。
不过夏侯婴拉上萧何,毕竟怎么样干自己是知道的,但干什么就需要萧何进行规划!
所以,夏侯婴带着萧何紧赶慢赶的来到了九原城,萧何看着这些被抓过来的牧民,开始做着统计。
不得不说,东胡因为靠近华夏,实际上华夏的语言他们的还是听得懂的。
毕竟东方文明之光的语言,对这些异族来说向往肯定是向往的。
他们用得也多是华夏语言,另外匈奴与华夏间肯定也有渊源,因为华夏与匈奴之间基本上没有所谓的语言沟通问题。
比如在原本的历史中,刘邦白登山被包围,陈平说服匈奴阙氏给冒顿一个战和的台阶,也没说需要谁去翻译,中行说一直在燕国王宫中的老太监,协助匈奴改革,也没遇到语言上的阻碍。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整个东亚,至少东亚上层在沟通上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如果李适看开这应该归功大秦,大秦“书同文,车同轨”之类的行径,统一了整个华夏的文华,甚至形成了一种官方的语言。
当初大秦又派出蒙恬把匈奴按着暴打了一顿,不论匈奴是不是华夏的支脉,至少匈奴幕强的心态,让他们很容易接受强者的语言。
正因为有着同样的语言作为基础,至少双方的沟通成本自然就下降了很多。
不过,萧何没第一时间去安排这些人干活,而是在做完俘虏统计后,马上找上陈云。
因为萧何大局观优秀,清楚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为了所谓开凿良田,而是要为陈云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