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五三六章 复兴军的市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三六章 复兴军的市场(2 / 4)

因为在这个时候北方的货物就只能从这里出海了。

所以每当冬季来临,海参崴的街头反而变得更有人气了。

董书恒在海参崴住了一个晚上。

晚上的时候还特意带着两位夫人欣赏了夜晚的海参崴灯塔。

夫妻三人难得的浪漫了一把。这也是这次出行过程中少有的轻松时刻。

董书恒有打算将海参崴建成一个直属市。这里的区位非常好,可以作为今后整个东北地区的出海口。

其发展的潜力并不比沪上地区弱。

这里要是想建设成为一座桥头堡,当然少不了路上的交通。

两条国道从海参崴延伸出去,一条向北沿着乌苏里江,连接伯利,今后将直达庙街。一条向西连接长春、奉天、直到新京。

今后的这两条线上也许还会修建同向的铁路。

当然了,这是以后的事情。

铁路现在肯定是要先紧着内地人口稠密的地方还有西域那种在战略上有需要的地方。

这里现在才刚刚开发,这个时候将铁路修建起来肯定是亏本的事情。

而且这里也没有什么安全上的威胁,从战略上看没有这种紧迫感。

复兴军铁路的建设速度取决于钢铁的产量,虽然现在复兴军的钢铁产量每年都以百分之五十的高速度在发展。

但是还是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

所以董书恒让西海岸公司在北美也同时建立了一些钢铁厂。

这个钱与其被洋人赚去还不如落入自家的腰带。

西海岸公司之所以崛起这么快跟华夏国内的巨大需求也有关系。

这个时代国际市场还不够完善。欧洲那几个国家的对外的殖民过冬,无非就是寻找原材料以及市场。

原材料倒还好,即使没有占据原材料市场也能买到。

但是市场就那点。这个时候的全球市场还处在成长的初期。

简单点来说就是地球上的人就那么多。还有就是人的开化程度还不高,很多地方还是那种蛮荒之地。

这些人自然是没有什么消费能力的。

大航海时代促进了国际贸易活动。

但是开始的时候国际贸易的商品种类是很单一的。

最为成熟的可能就要属西方与华夏之间的贸易了。

最初的时候,西班牙人用从美洲各国获得的金银从中国换取丝绸、茶叶、瓷器等奢侈品,然后从南洋掠夺香料。

然后这些东西被带回欧洲换取到高额的利润。

这条贸易路线带动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甚至还促进了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