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众人等天父离开后,一起直接向东王下跪祝寿。杨秀清扫视了下面众人,尤其是在天王的脸上停留了一下。这个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你洪秀全也得跪。
洪秀全将头低下,脸上的肉微不可查地抽动了一下,眼中满是恨意。
杨秀清过寿的事情被做成了一份专报呈送到了董书恒的案头。看得董书恒直摇头,这是作死的节奏。
实际上杨秀清也没有董书恒想的那么不堪。他这么做也有自己的理由。
一方面通过垄断天国的对外贸易(实际上就是与淮海军的贸易),杨秀清的手上集中了大量的资源。
这些资源他也没有都浪费掉,而是拿出来收买人心。天国有一半的武装力量投靠了杨秀清。
这些武装不仅仅控制着天京周边,更是控制着太平天国控制区的一些重要的财赋重地。
杨兮妹和傅善祥主抓商贸工作以后,也仿照淮海军做出了一些改革。比如说鼓励支持家庭作坊的发展。安徽江西一些地方的丝绸产量迅速恢复到了动荡以前的水平,甚至还在不断增加。
这些内容实际上与天王发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相背。但是有东王背书,加上这些地方的官员是东王的人,所以才执行下去。
这也变相提升了东王的人望,所以杨秀清不是狂妄自大,而是有狂的资本。
另一方面,杨秀清也是要通过这样的举动,向众人宣誓自己的地位。有的时候作为一个上位者要刻意地强势,这样人家才会放心大胆地投靠你。
很多高层的政治斗争都是这样,一味地低调,只会越来越边缘化。
此时董书恒已经提前结束了对治河工程的视察,回到了扬州。作为一个势力的统帅,在创业的初期可以四处游走,打打怪,刷刷经验,但是不能把老家忘记了,不时地还是要回来看看。
当然,每次刚回来的时候,就意味着董书恒要被成堆的文件淹没。
以前董书恒作为一个小职员总是觉得做领导的轻松。有什么事情吩咐下面的人做就好了。
没事就在办公室里看看文件签签字,有些文件甚至不需要看就签个字就好。
现在自己坐在这个位置上才发现这是一件多烧脑的事情。因为大部分的文件,还是不得不去看,有些自己觉得重要的还要仔细看,这一天下来得多少的阅读量?
董书恒觉得自己一天的阅读量赶上一部长篇小说了。
小说中经常写的是找个美女秘书在边上帮自己读报告,红袖添香确实是舒服自在。可这样的事情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