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又用这些元素,组成了氨基酸、嘌呤、嘧啶等生物单分子。
很快,如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等生物高分子也陆续诞生。
以这些单分子和高分子为最基本的“零件”,一个个千奇百怪的原始细胞,被重新创造出来。
刚刚诞生的原始细胞,无比简单、弱小和丑陋。
和他们的祖先,曾经掌控整颗星球的母体,甚至母体孕育出来的一头小小怪兽,都无法相提并论。
即便如此,原母的前身,仍旧失败了无数次。
因为当时的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和智能。
甚至难以界定,是否能算是真正的生命。
所谓“创造生命”的过程,只不过是将无数氨基酸、嘌呤、嘧啶、多肽、多聚核苷酸……进行简单的排列组合,再用穷举法,重复亿万次而已。
%的尝试都失败了。
不是简单揉捏在一起的单分子和高分子,根本无法有机结合,很快就四分五裂,化为虚无。
就是刚刚诞生的,勉强可以称之为“生命”的东西,在细胞膜都没有进化稳固之前,就遭遇了火山、洪水、酸雨和地震的侵袭,早早夭折,归于尘土。
但是,没关系。
就算被毁灭亿万次。
只要尝试的次数足够多,比毁灭亿万次再多一次。
生命就能创造奇迹。
于是,在母体散落在大地深处的无数生命种子,或者说“混沌之卵”的翩翩起舞之下。
蓝藻诞生了。
笔石诞生了。
三叶虫诞生了。
鹦鹉螺诞生了。
海百合,介形虫,异甲鱼类,硬骨鱼类,各种各样的脊椎动物统统诞生了。
尽管绝大多数原始生命的构造都相当简单甚至错误百出,注定无法从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存在就毫无意义。
在进化的道路上。
没有亿万次的“失败”。
不可能堆积出无比珍贵的,硕果仅存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