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是哭笑不得。反正他话都说了,李斯不听也没辙。到时候自取其辱,那可不能怪他。就冲卓草平日所言,蒙毅就知道他必有贤才。更别说卓草还有诸多奇思妙想,更是难能可贵。
就算卓草真的没有贤才,对秦国也有大用!
手握祥瑞而生,亩产五十石!
待来年祥瑞推广出去,当如何?
其功至伟,当入宗庙封圣!
……
入夜。
书房点着羊油灯盏,弥漫着股臭味。这年头也有蜜蜡,不过这玩意儿属于是贡品,南越王就曾献给过周天子。别说卓草区区贾人,就算是秦国勋贵廷臣都用不起。
就灯盏而言,牛油要比羊油更强。不过,卓草还是用不起,以羊油点灯盏的话倒是还好。只要用细苇管为灯芯,将苇管蘸羊油,连蘸数层后用刀削圆,即成灯盏。
之前卓草还觉得古人积雪囊萤、凿壁偷光是夸张,等他来到秦国后才发现相当真实。黔首之所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纯粹是晚上用不起灯油。
亭长的职责,主要是调解邻里纠纷、收取赋和安排徭役。这活不算多麻烦,治下大概也就百余户人。现在卓草接手亭长的事务,桌上便摆放着诸多簿册。簿册内容极其详细,囊括每家每户的人丁情况。还有份竹简,主要是记录的去年田赋情况。
亭长为少吏,享斗食、佐史之秩。所谓斗食就是每日一斗粟米,年三十六石。这薪水,简直低的可怜……连公士都不如。
翻阅竹简,卓草是越来越急躁。
tnd!
哀这狗东西做假账!
进进出出,压根就对不上。
账目全都以文字记载,根本没法一目了然。卓草算了大半天,算的是一肚子气。要是用后世的记账方法,其实非常简单,而且是一目了然。本身亭长管的人口就不多,撑死百余户,能有多繁琐?
可偏偏用这种最原始的记录方法,看着脑袋都疼。
所以说,当亭长有什么好的?
脏活累活,全都得让亭长干。出了什么事情,乡吏便会直接问罪亭长。亭长看似挺威风的,可他辈分摆在这,亭里不少人都是他长辈。他要耍官腔,怕是会被挂起来喷。
足足翻阅了大半个时辰,他才把账目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