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
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
“不对,这个是传统民歌《十二月调》的旋律!”
周小山再次咧着嘴笑起来,沂蒙山小调的歌词,还是《打黄沙会》的歌词。
经典的旋律,能让石头唱歌。
《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首民歌,都产生在民国。
后者何仿改编自中国民歌《鲜花调》,于1957年首次单曲发行。
前者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经历了几次改编。
“团长,举起手来,交出歌词曲调,这歌适合新组建的文工团唱!”
刘紫曼跟罗亮回来了。
打了十几天,带了三千多俘虏,还有很多钱粮,马匹回来。
也带了一些长的相对标志,聪慧的女孩,参加八路军。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看瞅着新兵又投入新一阶段的训练,周小山干脆让这些女孩一边军训,一边组建文工团。
打仗之前吼几嗓子也是战斗力。
“举手,你看我像是投降的人吗?”
dú • lì团,山东dú • lì发展,上面没有长官约束。
这帮年轻的军官激情澎湃的做事。
也肆意张扬着性格。
两人正在调侃,陈虎跑来了。、
“团长,来了两伙人,看样子是一起来的,说是拜访我们团,要见你!”
“什么人?”
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这才过几天舒心日子,妈就找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