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奋斗在五代末> 第八十七章 自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七章 自尽(3 / 4)

了解了这个时代的权力结构后,李延庆认为,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并不仅仅是禁军的叛变,必然是有执掌兵权的枢密使协助。

因为没有枢密院的兵符和调兵札子,赵匡胤是不可能带兵出征的。

魏仁浦的倒台李延庆是乐于见到的,但自己的计划此时更为重要。

李延庆很清楚,魏仁浦的枢密使是当不长的,如此他的威胁程度将会大大降低,事情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有序的进行更好一些。

吴观刚才在府衙中与两位主官谈论了很长时间,非常口渴,便又喝了口茶水:“此事似乎是赵兴业指使的。”

“哦,赵兴业?”李延庆感到有些惊讶。

“这几天赵兴业仗着推官的身份,多次进入州狱审讯竹奉璘,而我和窦判官都未曾进入州狱之中。”

吴观接着说道:“竹奉璘在狱中以瓷片割腕自尽,这瓷片,是盛菜所用瓷盘的碎片,而这菜,正是赵兴业指使狱卒买的。”

“想不到啊,我本以为赵兴业是一个没有后台的人,他的后台会是谁,李谷?王溥?还是魏仁浦?”李延庆疑惑道。

吴观轻轻摇头:“还不清楚,也有可能他并无后台,赵兴业的妻弟是米行行首,与竹奉璘有些牵连,而赵兴业为了保全自身,谋害竹奉璘,再将其死亡伪造成自尽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也确实合情合理。”李延庆点了点头,又问道:“老师是去看了案发现场吗?”

“看了,所以才会拖到现在。”吴观放下茶碗:“若只看现场,那竹奉璘确是自杀无疑,昨晚守夜的两名狱卒并未见到任何人进入牢房,竹奉璘身上也无挣扎、打斗的痕迹,仅仅是手腕处被瓷片割得血肉模糊。”

“如此就好,只要能对京中交代过去就行。”李延庆明显放松了下来。

其实窦侃、吴观还有李延庆都希望竹奉璘自杀,但为了自身的安危,几人都没有进入州狱中劝竹奉璘自杀,更没有派人谋害竹奉璘。

因为竹奉璘是郭荣钦点,要进行三司会审的重犯,郭荣比任何人都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