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奋斗在五代末> 第七十一章 老谋深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老谋深算(3 / 4)

王溥紧随其后:“臣也无异议。”

常日里范质很照拂王溥这位后进,关键时刻王溥当然要替范质发声。

眼见两位宰执都支持范质提出的人选,郭荣用余光在三位宰执间梭巡片刻,沉声道:“台谏乃国之根本,长期空悬实属不妥,既然三位都支持,那就让这两人先试试。”

若是以往,郭荣肯定不会全盘接受范质提出的人选。

御史台有权监管百官,同时又是三大司法机关之首,用张湜这般全然不熟悉的官员担任御史台的副长官,郭荣是不能接受的。

但今日不同以往,郭荣自作主张挑选的两批御史都不能令他满意,他对于自己任用文官的水平已经产生了不自信。

再加上先帝临终托孤时曾说范质值得信赖,这两年范质也确实尽职尽责,对自己更是百依百顺,郭荣这会也只能选择相信范质了。

一帝三相就御史台之事又商讨了一阵,方才散会。

散会之际,郭荣单独留下范质。

待到其余两位宰执退出殿内,郭荣问道:“范卿,你先前曾举荐陶谷担任翰林承旨,可朕近日听闻此人不矜细行,品格不端,他果真能胜任承旨么?”

通过开封城内的眼线,郭荣打听到了不少与陶谷有关的坊间传言,大多是负面的。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意思是不顾惜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害大节。

陶谷就是个不在乎细枝末节的粗糙之人,贪财好色,贪权恋栈,一身的毛病。

范质为陶谷辩解道:“陛下请放心,陶承旨虽不拘小节,宦海沉浮三十载,仍能不失大义,且词藻瑰丽冠绝群臣,翰林承旨位虽重,却不过是一刀笔闲差,由此人担任,倒也算是人尽其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