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焦急,赵匡胤甚至还有些嫉妒袁彦,他向来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只是掩藏得极好。
在旁人,甚至包括郭荣看来,赵匡胤嗜酒如命,豪爽豁达,心思也如海碗般宽,不像是个工于心计之人。
“你与袁彦同时随朕入京,你当时的官阶还稍微高些,如今他却先你一步升任节度使,你心有不服也是正常。”
与赵匡胤这位亲近的信臣聊天,郭荣不必像面对一般朝臣时那样克制情绪,故而很是放松,
自符皇后病重后,郭荣还是头一次感到如此放松。
“臣对此并无异议,袁彦比臣年长二十载,又追随先帝多年,先于臣升任节度使亦是理所应当。”赵匡胤察觉到郭荣情绪的微妙变化,心下稍安,语气也随之轻快了不少。
“袁彦的年纪,确实长你许多,但若是论功绩,你却比他多得多,高平之战时,你冲锋陷阵以死拼杀,此番淮南之战,又在滁州立下诸多功绩,而袁彦呢,参军三十载,可以称得上一事无成。”
郭荣靠坐在御榻上,眯着眼絮絮叨叨说了一通,仍觉意犹未尽,没等赵匡胤回话,又轻声感慨:“可即便袁彦的功绩难以服众,朕还是要让袁彦去执掌步兵司,实在是朕手中堪用之人太少啊。”
赵匡胤当即宽慰道:“依臣看来,袁彦老成持重,又对陛下忠心耿耿,替陛下掌控侍卫亲军,应当不难。”
郭荣身体右斜,换了个更舒服的体位,轻哼一声:
“你不必替袁彦说话,他有多少能耐,朕心里清楚,他也就忠诚这一条优点,唯一能做的,无非是让李重进不能全盘掌控步兵司,除此之外,朕也没指望他了。”
郭荣年初亲征南唐,带了袁彦随行,并让袁彦兼任“城北造竹龙都部署”。
这名号听起来很威风,其实就是个造竹筏攻寿州城的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