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想到这里,姜婀倒了一杯酒,端起,遥遥敬了老国公夫妇一杯。
敬他们的大义,敬他们的不容易!
酒过三巡后,秦凤西喊了姜婀一起,去给长辈们敬酒,当然也包括镇国公秦凤中。
秦凤中如今是镇国公府的掌舵人,也是五十出头,长相出众,年纪虽大,身体却结实高大,这是秦家人都具备的体格标准。看起来比实际看起来更年轻一些,不像武将,倒妥妥的像文官。
虽说气质像文官,可眼神却骗不了人,只一个眼神,仿佛洞悉一切。
他先是拍拍秦凤西的肩膀,说了句与有荣焉,然后才将目光投向姜婀,也仿佛这才注意到姜婀的存在,笑道:“这就是姜三姑娘吧!”
姜婀这才规规矩矩的给他行了个礼喊了声:“国公爷!”
镇国公用眼神瞟了一眼她眼角腰间的紫龙鞭,却一下笑了虚扶了她一把说:“起来起来,都快成一家人了,何须多礼。”
又对秦凤西道:“你大嫂这些年操劳家务,操心子孙的教导,越发唠叨了些,但心却是好的,说了什么,你也别上她的心,见他的气。你从前就没让大哥操心,往后自当一样,放心得很。”
却绝口不提紫龙鞭的事,只一心周旋秦凤西与罗氏下午的矛盾,也算是间接承认了二老的做法。对于姜婀从礼节上来说是世家之礼,嘴上却又说着是一家人的话,既不见外,也不失礼。
毕竟是两位老祖宗都放心丢手,能掌管整个国公府的人,哪里像罗氏那样揪着一件本该属于秦凤西的东西不放?
至此,姜婀就放心了,又少了几分拘束感。
第二天一大早,秦凤西便进了宫,去冀州城三年,所有的政绩功勋都通过一纸奏书体现。
也该得到嘉奖了,只不过说像秦家,再怎么赏也都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