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何来此言?”赵昺却是有些惊讶地道。
“若非陛下提醒,尚不知族人在盐州勾结地方官员,称霸乡里肆意妄为!”陆秀夫脸上泛起苦涩,叹口气道。
“陆相忙于国事,又远离乡里,对族人所为不知情也可以理解。而朕也是偶然接到地方上报,称陆相族人把持盐务,参与走私敛财,地方难治,才知晓此事。”赵昺咂了口热茶轻笑道。
“臣惭愧,国难之时族人受到吾的牵连,那些年活的甚是辛苦。在收复淮南后才得以重新得到信息,吾心中愧疚便对他们所求尽力满足,却没想到他们贪心不足,居然做出些枉法之事!”陆秀夫再叹口气道。
他当然清楚事情为何会传到皇帝耳朵里,其授予些地方官员直接上奏之权,可以不经中书直递内廷。且他还知又有陛下直接控制的密谍散在各地收集情报,监视地方官员,虽朝中和内廷皆无此机构设置,但中枢重臣们皆知传言非虚,陛下能够知道自己族中之事并非难事。
同时陆秀夫明白皇帝为何没有直接下旨令地方处置自家族人的违法之事,而是借自己省亲的机会私下转给他,其意是在维护他的脸面。其中自然也有警告的意味,让他管好家务事,不得徇私枉法,否则……
想想皇帝为了国事可以对后族一再打压,使他们不得不析产分家,把吴氏的势力拆的七零八落。那么自己若是不识趣,还一味袒护族人,想来皇帝同样不会手软,坐视自己的家族势力无限膨胀,形成一股新的地方势力。
“陆相已经十余年未还乡,不知内情,而地方为了讨好汝,也是加以袒护,将事情瞒了下来。正所谓不知者不怪,陆相不必过于自责!”赵昺将折子私授给其,一者是体恤陆秀夫为国尽忠多年,不想因为几个不肖的族人毁了其的仕途和声誉;二者也是让其警醒,不能放松对子弟和族人的管束,乃至酿成大祸。
“陛下宽仁,臣感激不尽!”陆秀夫再施礼道,“臣此次还乡后立刻过问族人不法之事,查证之后将数位违法之人亲自送交当地有司予以惩处,并将违法所得尽数收缴归于有司。至于那些参与其中,罪责轻微者也施以家法,将他们送到乡下禁足思过。”
“唉,陆相何必如此张扬,只需严加管束,令其改过就好,而今却要惹得小人口舌!”赵昺叹口气道。他对其敢于不顾自己的声誉整肃家风,心中佩服,但如此冒的政治风险也不小,朝中那些对其不满的人很可能会借此加以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