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此刻杜畿所派先遣部队已经提前赶到,直入绛邑,守将闭城不出,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曹军暴风骤雨般的攻势。
然而,令绛邑守将万万没想到的是,三日过去,曹军竟然只是在城外扎营,围困城池,却从未进攻一次。
虽然没有承受曹军暴风骤雨的进攻,但是绛邑守军的压力却与日俱增。
城外曹军大帐。
“杜畿的人马到哪里了?”曹彰高坐主位,神色肃穆,看向刚刚赶回的斥候。
“回禀将军,杜畿的兵马大约有两万人,已经过了闻喜,两日之内,必至绛邑!”
河东军事力量薄弱,杜畿收拢私兵流民的计划还只实施了一半,故而曹彰得以广布斥候,在河东境内纵横。
“好,再探再报!”
“诺!”
曹彰挥挥手,那斥候连忙拱手领命而去。
“梁道,看来这柳氏之心确实为真啊,所传消息与斥候打探不谋而合。”曹彰笑着对贾逵说道。
原来,早在曹彰挥师河东之时,遍览河东地图,又向麾下征询一切河东郡及相关人员的情报,与麾下诸将商议,心中已有定计。
若不破河东兵,绝难得河东地!
正因如此,才会有此刻“围城三日而不攻”的局面,正是欲使那“围点打援”之计!
而杜畿的兵马动向,便成了重中之重,相比之下,绛邑反而算不得什么了。
杜畿一旦兵败,绛邑必然不攻自破!
曹彰心中早已洞明河东之局的关键,正准备着一份大礼等着杜畿!
有河东柳氏暗中相助,杜畿人马刚离开安邑,柳氏便派遣心腹暗中传信贾逵,告知情报,只不过曹彰谨慎,不敢轻信,直到此刻斥候来报时,方才真正放下心来。
“君侯,柳孚乃是我妻兄,其为人我深信之,且柳氏所为亦是合乎常理,当属可信。不过军国大事,自不可一概而断之,君侯胆大而心细,刚强而谨慎,正是为帅之道,贾逵深感佩服!”
贾逵一面再次强调柳氏可信,一面又趁机吹捧曹彰一番,生怕曹彰以为他在嘲讽。
“呵呵呵呵,承蒙梁道称赞了。”曹彰点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