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第进九章:迂姜女伏击敖司马
于是乎,于辛(邘夷侯)只留下了一小部分军士照顾受伤的淮军,收拾残破的营寨,其余者,皆是跟着于辛(邘夷侯),跟随着马匹的印记,一路追赶而去。
终于,在足足追赶了近半个时辰后,前方派出的骑兵回报,发现了下城父守军的踪迹,于辛(邘夷侯)眼中当下就闪出了金光,大手一挥,下令自己麾下的军士全力追赶,务必要在守军返回下城父之前将其截杀。
但于辛(邘夷侯)不知道的是,此时他们的斥候发现的那些军士,早已经不再是之前在他们的军营之中大肆杀戮的敖监丑(蛟魔王)等人的部众,而是由勾殊(己/姜殊)率领的清一色的骑兵,而他们的目的自然也不是要与于辛(邘夷侯)正面交战,而是要将他们远远的引开,至于方向,完全由勾殊(己/姜殊)自己来把控,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于辛(邘夷侯)率军远离那放置着攻城器械的洼地。
这时候的敖监丑(字朗馥)已然率军向那洼地行进而去。但敖监丑(字朗馥)没有想到的一层是,倔强的迂姜,竟然还率领着两千多于夷兵在那里坚守着……
在于辛(邘夷侯)率军离去之后,迂姜将那些原本在洼地之中作为诱饵的数百军士全部召了回来,和她一同的那密林之中设伏,她相信,商軍一定会图谋这些器械的,这不但是迂姜多年来山中研读对形势的判断,更是他对敖监丑(蛟魔王)行事的分析所得出的结果。
虽然士卒疲惫,但是迂姜却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终于,在于辛(邘夷侯)率军离去后的一个多时辰,西面的远处好似传来了星星点点的火光,虽然微弱,但却难以逃过迂姜如同猎鹰一样的双眼,她叫过一名自己的侍卫,在他的耳边叮嘱一番后,那侍卫翻身上马,向着好似有火光的方向查探去了。
不出一会,那军士满面兴奋之色的归来,还未到迂姜身前便高声道:“果然是有人马向我等所在的方向而来,只不过目前距离尚远,具体不知道其人数到底如何,但保守估计,不比我军在此处的兵力少……”
说到这里,那侍卫停顿一下,看了看迂姜面上的神情。显然是心中害怕之前于辛(邘夷侯)的态度让迂姜心中愤怒。
迂姜此时伸手止住了他的话语,而后转过身来面对着自己身后剩余的那两千多步卒,之前一直在林中歇息的众人,此时也都因为这名侍卫所带回来的消息而清醒了过来,他们的面上几乎没有什么惧怕的神色,反而是有些兴奋之情。并且通过之前于辛(邘夷侯)的表现和一个时辰之前于辛(邘夷侯)与迂姜之间的分歧,他们的心中都是更加的倾向于和迂回并肩作战,而不是屡战屡败,只能被敌人追着打的于辛(邘夷侯)。
所以当听到远处果然如同迂姜之前一口咬定的那样有敌军前来的时候,士兵们眼中满是热切,他们太需要一次正确的判断,一个成功的计策,一次至少和敌军伤亡相当的战斗了,不然就算他们能够活着回到淮河,这一次出征商方的经历也会成为他们这一生战斗生涯之中的污点。
他们眼中的神情,迂姜此时尽收眼底,她知道,再有不长时间,下城父的军队就会赶到这里,而虽然自己在暗处埋伏,极有可能可以打下城父的军队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他也知道,敖监丑(字朗馥)虽然敢于用兵,擅于冒险,但是他是绝对不会无畏的冒险的,所以以自己手中的两千多淮夷兵,几乎肯定会少于下城父前来的军士。
迂姜看着此时站在自己身前的这些淮夷兵,银牙一咬,高声喝道:“若是我等此时退去,当可以避免此战,但我夏朝大军,向来在中原上所向披靡,又怎能临阵退缩?故而此战,乃是我等在商方大地之上的正名之战,要让前来的商夷之兵知道,我夏朝之兵并非是他们予取予求之人,今日就算是全部战死在这里,也要让下城父守军留下两三千具尸体方可罢休,诸位可否与我同心?”
迂姜话音未落,身前的于夷兵已经是全部齐齐的站起身来,将手中的兵器高高举起,口中一同喊道:“我等愿与将军同生共死,保全我淮民之尊严!”其他黄夷、赤夷、风夷、畎夷兵卒受到感染,也喊起了口号。此时没有一人想要避开这一场可能会产生十分之大伤亡的战斗,这充分的证明了,士兵是没有真正好坏之分的,左右战局的,大部分还是要应在主帅的身上。
在迂姜的布置下,这些淮夷军将自己的身形很好的隐藏在了密林之中,手中紧紧的握着兵器,盯着那洼地之中的攻城器械,等待着敌军的到来。迂姜已经下令,一旦敌军想要搬运那些器械,则要等待他们开始搬运后或是发觉那器械有异样之后才能出手,只有这样,才能打下城父守军一个真正的措手不及。
此时的敖监丑(字朗馥),的确并没有想到在那洼地旁边的密林之中还有一队人马在等候着自己,因为勾殊(己殊)吸引着的乃是于辛(邘夷侯)率领的上万淮夷大军,所以敖监丑(字朗馥)心中还是有些急切的,他害怕万一自己在此地耽搁了一些时间导致勾殊(己殊)被于辛(邘夷侯)的大军围困,那对他来说可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在赶往那洼地的路上,敖监丑(字朗馥)已经安排完毕,由之前出力较小的正宝(子宝)率领着他麾下的那些人与北海妖兵负责搬运洼地之中的器械,那器械每一个都十分之大,竖立起来足足有城门那么高,没有许多人众是无法将其搬运回下城父城内的,加之军士搬运这些器械的时候需要脱掉铠甲和武器轻装上阵,所以敖监丑(字朗馥)为防万一,决定自己的莘曹(姺曹)在前后两侧沿途护送,直到将这些器械搬运回去,毕竟搬运的时候行走速度定然是非常之慢,若无人在旁护送的话,实在是有些太过托大。
终于,敖监丑(字朗馥)的三队人马到了那洼地的周边,看到下城父守军的人数,迂姜的心中就是一沉,足足有七千多人的队伍,数量实在是比自己的这些军士多了不少,加上那醒目的敖、徐、莘、正四面帅旗,迂姜知道,这场仗难打了。
听着夏夜中的蛙叫蝉鸣,时间静静的流过,只见正宝(子宝)麾下的守军在黄牛耳、黄牛尾、黑牛角、红牛鬃的带领下一个个脱下了战袍,并且走入那洼地之中,将一个个十分笨重的器械抗在自己的肩上,一点点的准备挪出洼地之外。
此时的敖监丑(字朗馥),注意力几乎全部都放在了那些硕大的攻城器械上面,虽然一些精密的零件已经被人拆卸下去了,但是外观轮廓却十分完整,这正是敖监丑(字朗馥)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