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虽有意,可也有憋,老夫得仔细斟酌一下,再来答复汝!”
蔡邕想了想,沉声的道。
以他的聪明才智,他自然看得出来,牧景这是有心要束缚自己的手脚,把自己压这摊子的事情之上,他哪里来的时间去和长安谋算。。
但是此事对于益州,乃是影响深远的良策之政。
若自己因争权夺利而耽搁了这事情,他有些过不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个关子。
所以他才显得如此的犹豫。
“蔡公,这是南书房这些天初步做了一个计划,目前留给我们的时间不短,我们打算年后先在江州,南郑,成都,武阳,雒县,下辩,先建六座县学,尽快在开春之后招生入学,时间很紧迫!”
胡昭把一份卷宗递给了蔡邕。
蔡邕打开,仔细的看了看,这描绘的一种未来,让他越发的向往,读书本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若能开办县学,益州将会增加多少读书人。
想想都有些的兴奋。
然而他还是冷静下来了,拿着卷宗,沉声的道:“此卷宗老夫拿回去,仔细的研究一下,此事老夫记在心中了,不管老夫会不会从中牵头举办,明侯府能有此心,老夫定当竭力相助!”
蔡邕离开之后,胡昭从偏殿的长史房走过长廊,过小门,然后走到了正殿之中,对着案桌上跪坐的牧景行礼:“主公,卷宗已经给他了,看得出来他很心动!”
“心动就行!”
牧景嘴角微微扬起来,显露他的心情比较愉悦,忍不住自己打趣了自己一番:“这女婿去算计老丈人,也不知道会不会天打雷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