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三国之龙图天下> 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惊变,枭雄末路! 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惊变,枭雄末路! 六(2 / 4)

百姓要的是太平日子,是他们经历了乱世太久了,所以一朝承平,他们宁可日子过的清贫一些,也不愿意做出改变,因为他们怕变了,就没有了。

“陛下,王新之朝的教训,不可不记得!”

胡昭嘱咐的说道。

王新之朝,那就是东汉末年,王莽建立的新朝,大新皇朝存在的时间非常少,甚至不得多少人记得住。

不过牧景倒是对王莽还是非常敬佩的:“王莽,人杰尔!”

愿意在守旧的时代之中做出改变,想要以变法而巩固新朝的王莽,最后却被天命之子的刘秀给的干掉了,非常可惜了。

新朝之败,很多人都说,是败在了变法改制之上。

王莽,是一个有才具,又有能力的人,而从一朝权臣,到开国君主,他本可以顺利的走下去的,做一次赵匡胤也有可能的。

但是就是因为变法,就是因为新政,导致新朝在根基还没有稳固的时候,就陷入了旧制度的权贵和新制度的党羽内争之中。

赤眉绿林之乱,何尝不是因为新朝的政治dòng • luàn而形成的。

在后世,曾有人这么大胆的猜测,王莽是穿越者的代表,他在求变,让旧时代向着未来而跨进,可是步伐太大了,直接拉胯了,然后被天命之子的刘秀给干掉了。

虽然这只是一种说笑的说法而已,但是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大胆的猜测,放眼新朝之变,的确有非常农业的和平民主之风。

王莽可能就是一个,理想到不能在理想的理想主义者。

胡昭这时候提到了王莽,倒是没有什么意思,只是希望牧景能在新朝的变法之上,吸取了教训。

不要让大明也变成了昙花一现。

在大明境内,虽然牧景已经横推了一切,但是旧制度的权贵,依旧遍地都是,荆襄,巴蜀,南中,汉中,包括西凉,那个地方没有乡绅豪族啊。

家族之人,血脉传承,抱团生存,这是从部落时代就传承下来的一种传统习俗,是雕刻在骨子里面改不掉的。

所以世家门阀,乡绅豪族,始终把家族的利益放在的国朝的利益至上,这就是的一种矛盾,无法调配的矛盾。

“但是朕不是王莽!”

牧景转过头盯着的胡昭,声音有些沉,却坚定如山,帝王之不可一世的骄傲,在这时候的体现出来了:“朕是牧景,是大明皇朝的开国君主,朕的大明,永远都不会成为大新,朕要变法,是希望能变得让百姓过的更好,朕始终相信一点,变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朕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的,做错的还是作对的,另外,朕比王莽还多了一个手段,天下可乱,军队不可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大明是打出来的,不是求出来了,他们可以反对新政,可以不同意变法,但是谁敢反朕,那么朕就敢平了他们!”

这是牧景的底气,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一个伟人说的话,牧景也一直在的忠实的履行这一句话。

他对军队的掌控力,从来就没有薄弱过,不管是什么时候,他都保持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只有这样,他才能稳得住天下。

“陛下自然不是的王莽,但是昔日之新朝,与如今之大明,何尝的相似,不管怎么样,我们也得要从新朝之败,得到一些教训!”

胡昭拱手,不卑不亢的说道:“陛下,臣绝对支持变革,百姓的确过得苦,唯有的变,才能有更好的生存条件,但是臣依旧认为,这时候的我们,应该小心一些,步伐可以走的更慢一些,毕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凡事不能的一蹴而就!”

“此地并没有外人,你我君臣,说话就不需要拐弯抹角了,你铺垫了这么久,肯定有话说吧,直白一点的说,你想要如何?”

牧景看着胡昭,这厮心境变得越来越沉了,自己的好几次试探,都没有让他说出目的来了,倒是让自己的沉不住气了。

胡孔明,当真是被掩埋的一颗明珠,历史上名声不响,但是如今却因大明而登上了汉末乱世的舞台,一开始出山的时候还有些柔嫩,可这些年下来,随着他处理政务的能力,随着他经营天下的经验,越发的老练了,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的都看不透他的想法了。

牧景有时候怀疑,为什么这么多开国君主都喜欢杀功臣,不是因为的功臣异心,而是因为无法控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